15
8330
3万
论坛元老
余工手绘日记——画与禅之九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8 10:49 上传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8 10:49 上传
在中国传统佛教的建筑,一入山门,第一个见到的建筑物就是天王殿,里面供养著四大天王(护法神),当中供奉著
弥勒菩萨。这样的供奉方式,使人一进山门,第一眼就看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的塑像告诉我们,要:‘笑口常开,
大肚能容’,亦即对待任何人、事、物,心里都要欢欢喜喜、和和气气的。
使用道具 举报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8 10:51 上传
2012-8-8 10:51 上传
至于天王殿旁边的护法,分为东、西、南、北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手中拿著琵琶,代表做事不可操之过急,而且要执持
‘中庸’之道,就像弹琴一样,琴弦太松便不能弹,若太紧则弦易断。同时东方持国天王也代表吾人做事要负责尽职,要做
得恰到好处,不能太过头,也不能不及,如此事情才能圆满。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8 10:53 上传
2012-8-8 10:53 上传
南方增长天王手持慧剑,代表以智慧剑断烦恼贼,同时也是告诉我们把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得好还不够,还要天天求进步,
因为时代永远在进步,因此我们的智慧、德行、学问及能力应随著岁月增长,而且要不断向上提升,才不致落伍,甚至
要走在时代的尖端,领导社会向前迈进。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8 10:59 上传
2012-8-8 10:59 上传
西方广目天王身上缠著一条龙,有的时候是一条蛇,龙和蛇都是代表变化,语云:‘神龙见首不见尾’,
表示这个世界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变化无常,我们要能认识清楚事情的真相,方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8 11:00 上传
2012-8-8 11:00 上传
‘弥勒菩萨’的塑像是中国传统寺庙一入山门,第一眼见到的菩萨,代表初学佛的资格与条件。笑口常开、大肚能
容的弥勒菩萨要教我们的就是‘放下欲望,知足常乐’,并且学习大地:‘厚德栽物,雅量容人’的功夫。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8 11:02 上传
2012-8-8 11:02 上传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内容是释迦牟尼佛讲述地藏菩萨以孝敬为根本所发的弘愿。中国有句话‘百善孝为先’,
唯有孝敬才能开发我们自性无尽的宝藏。‘净业三福’亦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列为第一,因为‘孝顺父母,尊敬师长’
乃是做人的大根大本,也是人之善良本性的流露。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8 11:03 上传
2012-8-8 11:03 上传
‘慈是予乐,悲是拔苦’,慈悲就是要为别人带来快乐,解决众生的烦恼痛苦,菩萨教化众生是完全出自内心
的爱护,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我们若能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并且了解所有众生与自己是一体,进
一步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了。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8 11:05 上传
2012-8-8 11:05 上传
有了慈悲而没有智慧,往往会流于溺爱与感情用事,这种教育并不圆满,所以‘文殊菩萨’所代表的教学科目,
就是教导我们日常生活的智慧,使我们了解:‘心随境转则苦,境随心转则乐’,要做到‘境智相应’;祛除
妄想、执著、分别之心,达到‘但自无心于万物。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8 11:06 上传
2012-8-8 11:06 上传
‘普贤法门’是代表实践圆满的法门,华严经说: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吾人须了解:‘说一丈,不如行一尺’、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亦即‘实践’才是成就究竟圆满智慧的法门,也就是将孝敬、慈悲、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当
中,从早到晚,对人、对事、对物,都能够依照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的精神去实践,方能达到佛教教学的最高目标。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8 11:08 上传
2012-8-8 11:08 上传
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以出世的精神
做入世的事业,绝非迷信、消极或遁世,而是要‘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