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2017 报名 讲座
楼主: 玉阶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视点:余工手绘日记——世界城市建筑

[复制链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2381#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3:48:00 | 只看该作者


一般人追求幸福、成功,多是向外驰求,不知反躬自省,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以改造命运。因此在快速变迁的环境

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常被外境所转,尚未有幸福,烦恼就先来了,这证明了我们的方法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238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3:50:00 | 只看该作者


用微笑面对每一天,以微笑来广结善缘,带给别人欢喜、快乐,并且学习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弥勒菩萨,

如此可使自己扩大心胸、开拓视野,凡事往好处想,并且保持愉快的心情,随时掌握幸福美满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238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3:51:00 | 只看该作者


多去关心别人。诚如证严法师所说: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并为人服务是值得庆幸的。在为大家设想、

服务的过程当中,自己就在其中,因此能为别人著想,就是菩萨;为自己设想,就是凡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238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3:58:00 | 只看该作者



能看破、放下,具备人生的智慧:吾人须知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在日常生活当中,能了知:万法因缘生,

亦从因缘灭,因有些事不是我们一己之力所能掌握的,凡事随缘而不攀缘,因一攀缘便易生患得患失的心理,如此便看

不开、放不下,而产生烦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238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8: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2386#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3:48:00 | 只看该作者

余工手绘日记——画与禅之五

佛法的要义包括在禅学里,但一般人所体会的禅,往往停留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阶段。

殊不知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艺术。透过,我们可以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幸福美满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238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3:50:00 | 只看该作者

,依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的定义是: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名禅定。

又说: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2388#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3:52:00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位小学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目:爸爸的志愿。一位学生问了爸爸的志愿之后,写道:‘我的爸爸志愿很单纯,

只希望吃得下,睡得著,笑得出来。等到这位小学生到学校交卷后,回来质疑他爸爸:别人的爸爸志愿都很伟大,

都希望当大企业家、董事长、科学家、总统......’你们哪一个是好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2389#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3:54:00 | 只看该作者


佛性人人本具,不假外求,念佛能使我们保持觉性不断,伏住贪、嗔、痴的烦恼,

随时充满法喜,所谓法门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2390#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3:55:00 | 只看该作者


禅家有言:道在日常生活中。换言之,饭来张口,茶来伸手,困了睡眠

与事无争,于事无求也是。因为就是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觉悟的心;

少欲知足’‘知足常乐亦是,所以是金刚经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792-8586998

总统家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日:08:00-22:00

总统家微信

©2014  九江总统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赣ICP备17005700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总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