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8330
3万
论坛元老
余工手绘日记——画与禅之八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7 06:28 上传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7 06:28 上传
在易经六十四卦当中,每一卦爻皆有凶有吉,惟独谦卦,每一爻都是吉祥的。谦卦的上半是坤卦(属地),下半是艮卦(属山),
山在地下面,是谦虚的形象,所以叫‘地山谦’。书经上也说:‘满招损,谦受益’,在在都是说明谦虚能带给我们殊胜的利益与好处。
使用道具 举报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7 06:31 上传
2012-8-7 06:31 上传
在目前纷纷扰扰与物质欲望充斥的社会,往往使人迷失了自我。面对尘世的种种苦恼、忧愁、逆境与挑战,吾人应如何自处,
方能使身心安顿,并获得幸福、快乐、自在、美满的人生,进而出离生死苦海,乃为每一现代人今生必修的功课。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7 06:34 上传
2012-8-7 06:34 上传
为何‘别人是另一个自己’呢?这可以从佛法的‘缘起观’深入去体会、了解。吾人须知,目前的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
共存共荣,分工而合作的整体,由于社会上有各行各业的人(有情众生)从事各种工作,以及各种物质(无情众生)
的存在与支持,吾人方能存在于世间。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7 06:35 上传
2012-8-7 06:35 上传
社会上每一个人和我们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们不能离开他们而独存,因此别人就是另一个自己,这就
是从‘缘起’的观察中,所产生的‘自他一体’的情操,也就是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精神的展现。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7 06:37 上传
2012-8-7 06:37 上传
‘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且如谦虚一节,并不费钱,你如何不自我
反省,反而骂考官不公平呢?’后来这位读书人从此折节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7 06:38 上传
2012-8-7 06:38 上传
明朝一位读书人文章写得好,在当时颇有名声。一次参加乡试,却榜上无名。他很不服气,
大骂考官有眼无珠。有一个道士在旁笑说:‘你考试的文章,一定写得不好’,读书人发
怒说:‘你没看我的文章,怎知道我不好?’道士说:‘听人说,文章最要紧是心平气和,
你骂考官,表示心不平,文章怎会好呢?’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7 06:40 上传
2012-8-7 06:40 上传
华严经净行品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得到清净的身、语、意业,并获得一切胜妙功德,应善用其心。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7 06:41 上传
2012-8-7 06:41 上传
‘贡高我慢’在佛法里是属于‘五毒’烦恼之一。一般人之所以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乃是不了解事情的真相
与‘自卑感’作祟所致。其实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宇宙现象,便可了解大海之所以成为‘河川之王’,是它的
位置最低;稻穗成熟饱满时候,都是低垂的;如易经所云:‘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7 06:43 上传
2012-8-7 06:43 上传
对于社会每一个人,皆应随时存著感恩的心,在待人、处事、接物方面应具有不同的观念与态度。在待人方面,
应具有同理心,能够推己及人,更会积极去帮助别人,因为‘使别人快乐,就是自己快乐’。任何人有优点,
便向他学习,他便是我们的‘法师’。他人若有缺点,以其为借镜,他便是我们的‘戒师’。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7 06:45 上传
2012-8-7 06:45 上传
‘把别人当成另一个自己’或‘把一切众生都看成是自己’,这是菩萨‘同体大悲’的表现。由于
菩萨将众生与自己融为一体,自他不二,故全心全力帮助别人,不求回报,只尽义务,不享权利。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