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尺寸31&24,写生时间7分钟
这一张可能是余工为修复灾区碉楼画的建筑草图。地处岷江上游和大渡河上游的川西高原,素有“碉的世界,
碉的海洋”的美誉,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现存的近千座碉楼,大多数建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
碉楼千姿百态,从形状上分,有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的,也有十一角形和十三角形的;以碉楼
的功能来分,有防御碉、烽火碉、土司官寨碉、纪念碉、风水碉、家碉和界碉等。川西高原上的藏碉和羌碉
造型大同小异——羌碉的四角碉顶部有升起的照楼,而藏碉的四角碉其四角顶端为尖角状耸立。这些碉楼无
论是藏碉还是羌碉,在早期主要用于防御外族入侵;后来的碉楼,有的自成一体,有的则和民房相结合,形
成所谓的碉房。目前,散落在川西高原的碉楼除废弃、坍塌和损坏的以外,大部分都成了当地百姓生活居住
的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