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8330
3万
论坛元老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12 13:52 上传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12 13:52 上传
醒与非醒,都看到了人性的荒漠。没错,艺术创作是个人化的创造活动,但艺术大师的个人化应该有一个博大的胸襟所承载,
因为那是灵魂的事业,是在对一个遥远的承诺承服着现实的精神苦役,是对自己信仰的终极守望。真正的大师是求道者而非
求利者,伫立在净界与上界之间,执迷的人性与高扬的神性使他们自愿以戴枷的身心深陷下界,关注的是世道,主体是人道。
使用道具 举报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12 13:54 上传
2012-8-12 13:54 上传
而艺术的深度与敏锐的人文触觉则来自於对生命的终极思考。凛凛犹堪涤砺,在一种艺术使命和精神力学的不断倾撞下,
是燃烧生命式的创作。他们的作品将承载起这个民族的精魂和历史,他们更应该是时代的先知和历史的候鸟,骎骎然,
把真善美之光散射到他们在尘世所拥有的生命所及的全部范围。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12 13:56 上传
2012-8-12 13:56 上传
石涛说得对:“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画到最后,特别是朝大家、大师级这样的层阶迈进时,
不再仅仅是笔墨技巧问题,更和官位权势的大小无关。而是文化精神、思想哲理的深厚以及艺术天赋的多寡之分。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12 13:58 上传
2012-8-12 13:58 上传
尽管荆棘丛生,全世界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艺术大师们的思维路径,都不可能去回避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真理与自由的思考;人生与艺术的思考。否则,就无法聚天籁、地籁和人籁之灵气,大化于神,玄览宇宙万象之大美。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12 14:00 上传
2012-8-12 14:00 上传
对伟大的艺术家来说,历史感是必备的东西,胸中没有上下千古之思,
腕下何来纵横万里之势。目光不能穿越几百年,焉能成为大家大师?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12 14:02 上传
2012-8-12 14:02 上传
搜尽奇峰打草稿,还要日间挥写夜间思。看到画家四处漫游,有着自在的潇洒,其实挂碍的是自我的打破
是跨越后,放眼一望四下的茫然。那辰光,没有参照,没有模仿,你面对的是一道横亘的地平线。退与进?
这是一个问题,选择是很痛苦的,退后,几十年的努力就是泡影,前进,还要押进下半生。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12 14:53 上传
2012-8-12 14:53 上传
余工手绘日记——建筑与人文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12 16:33 上传
2012-8-12 16:33 上传
马寅初讲课很少翻课本、读讲义,讲到激动时,往往走下讲台,挥动胳膊,言语密集。
一些坐在前排的学生说:“听马先生讲课,要撑雨伞。”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12 16:35 上传
2012-8-12 16:35 上传
金岳霖十几岁时,就觉得中国俗语“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有问题,
他说:如果把这两句话作前提,得出的逻辑结论应该是“朋友如粪土”。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8-12 16:36 上传
2012-8-12 16:36 上传
章太炎在日本填户口调查表,职业:圣人;出身:私生子;年龄:万寿无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