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2017 报名 讲座
查看: 284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魅族

[复制链接]

70

主题

264

帖子

40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10: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雅典娜头像》,大理石复制品,高41厘米,收藏于意大利波洛尼亚市博物馆,原作为菲狄亚斯作于约公元前490-公元前430年。

古希腊时代,雅典人修建了许多雅典娜的神像来赞美这位古希腊的庇护神,其中以著名雕刻家菲狄亚斯的作品最为著名。菲狄亚斯曾应利姆诺斯岛上的雅典移民的请求,创作了一尊向雅典娜谢恩的纪念雕像,称为《利姆尼阿的雅典娜》,后来安放在雅典卫城。据说这尊雕像不像以前雅典娜的雕像一样宣扬战斗和激情,而是充满了和平和宁静。所以雅典娜的形象不再是持长矛和盾牌,顶盔贯甲、全副武装的形象,而完全是一位端庄、优美的少女形象。可惜的是原作已不复存在,现在只流传下来一个其头像的复制品,就是这尊《雅典娜头像》。它的珍贵之处就在于雅典娜是以温柔少女形象出现的,面部表情的刻划十分细致,女神似乎在低头沉思,优美中含有男性的刚强,既有纯洁少女的美,又在思考中显现出智慧,同时,眉眼之间仿佛还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艺术家把这种复杂的表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令人不得不慨叹于古希腊雕塑的精巧绝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3

帖子

6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1
沙发
发表于 2008-10-31 15:04:00 | 只看该作者

黄金面具,完成于公元前1350年前后,高54厘米,宽约40厘米,现收藏于埃及开罗博物馆


埃及法老图特卡门是埃及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九岁即位,不到二十岁就去世了。他的皇陵在1922年被发现时,是埃及皇陵中规模最小,但保存最为完好。共发现了3500多件文物,其中以图特卡门的黄金面具最为引人注目。  这个面具发现于图特卡门的棺椁之中。这具棺椁里里外外共有七层,外面是四层橱子,里面是三层棺椁。第1层为石棺,第二层为硬木人型棺,第三层为黄金人型棺。最内层的黄金颜面肖像人型棺前后用3 厘米的金板制成,长187.5厘米,宽51.3厘米,重134.3公斤,是古埃及艺术遗物中最为壮丽的作品。 它的黄金表面装饰豪华,工艺精湛,黄金表面上用线刻表现出守护女神,用羽翼庇护着年轻的法老,还用蓝宝石、玻璃等进行了装饰。最令人惊讶的是图特卡门的黄金面具,色彩绚丽辉煌,它真实地体现了这个年轻法老的容貌,极其生动自然。然而,生气中又隐含着一丝忧愁,仿佛是对自己英年早逝的遗憾。
  图特卡门金面具以及其他在墓中发现的珍贵文物都是古埃及文明留给当今世人的无价之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9

帖子

7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10
板凳
发表于 2008-11-1 10:31:00 | 只看该作者

石灰石圆雕, 高约10厘米,宽5厘米,约产生于公元前30000年。

人类雕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在那时,人类不但已经克服了生存的困难,而且智慧也发展到了足够的水平,可以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艺术。这尊“维林多夫的维纳斯”就是人们所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雕塑艺术的代表作,这尊小圆雕发现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维林多夫山洞中,距今三万年的历史了。 这尊雕像头部和四肢雕凿的十分笼统,脸部特征基本忽略,头发均匀地卷曲排列在整个头部上,但胸部突 出,腹部宽大,女性特征被强调得极其夸张。人们推测它很可能是当时母系氏族社会崇拜的偶像,表达了早期人类渴望种族繁衍的愿望。同时,它也是旧石器时代母权制社会观念的反映。由于发现于维林多夫山洞中,所以西方美术考古学家们戏称其为“维林多夫的维纳斯”。这尊雕像被公认为是人类雕塑艺术的开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264

帖子

40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99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1:34:00 | 只看该作者


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帝王雕像作品,无论是坐像还是立像,都严格遵循着“正面律”的程式化造型。而《门考拉夫妇立像》也不例这是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的一尊双人立像,也是当时帝王立像中最典型的代表。雕像刻划的是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第五个法老门考拉和他的王妃。国王夫妇并肩而立,两人身高几乎相等,左脚都向前迈出一步,但这种步伐只是模式化的,丝毫没有前进的意思。人物的重心落在两腿中间,给人以安定稳固的感觉。法老本人两臂垂直,双手握拳,表示他是埃及力量的中心;王妃则左手弯曲放在法老的左臂上,右臂围绕在法老的腰间,姿态僵直呆板。法老夫妇的头都微微向上仰起,神态拘谨而威严,冷若冰霜的表情中似乎还带有一丝微笑。这些人物表情和姿态都是古埃及帝王夫妇像的典型模式,体现了“王权神授”的威严。更值得注意的是,雕像对男女的身体作了不同的处理,反映出作者准确运用人体解剖结构的能力和对造型进行高度艺术概括的创作倾向。同时,王妃那薄而紧身的长衣,表现出女性柔软起伏的曲线和优美的体形,也体现了当时艺术家们高超的雕刻技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

帖子

45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6
5#
发表于 2008-11-6 10:04:00 | 只看该作者

红砂石质地石板浮雕,高约2米,约公元前2300-2200年,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古代西亚的纪念性雕刻作品,通常是表现帝王远征凯旋归来,带回大量俘虏和战利品的场景,这件《纳拉姆辛石板》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浮雕艺术品。这块石板产生于古代西亚的阿卡德王国时期,是用来歌颂当时的国王纳拉姆辛的战功而制作的,记载着纳拉姆辛国王远征苏兹山区,征服乌鲁贝伊人的历史事件。
  整个浮雕画面刻画了一个雄伟壮观的场面:身材高大的国王纳拉姆辛位于画面的中心,高高站立在山顶上,头戴王冠,手持弓箭,昂首挺胸,步伐坚定而稳健,神态高傲,率领着他那些精神抖擞的战士行进在崇山峻岭之中,他们都高昂着头,崇敬的目光注视着自己的国王;而纳拉姆辛石板与之相对比的是哀求饶恕的敌人,有的已经被标枪刺中而仰面倒下。纳拉姆辛是第一个被奉为神的国王,身份不仅是国王和祭司,同时也是女神的配偶,石板上方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就是神的象征,表示这场战争在神的支持下获得了辉煌的胜利,也暗示着国王是与日月同行的圣人。在山的下方,还刻有长篇的文字记载这段战争的经过。这件作品的构图采用的是横带式斜线上升形式,用分层法来描绘连续发展的事件,这种方式对后来罗马记功纪念柱的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9

帖子

7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10
6#
发表于 2008-11-7 10:47:00 | 只看该作者

高浮雕,约公元前724-706年,高约3米,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亚述王国是公元前九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鼎盛于西亚两河领域的军事强国,虽然王国本身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是他们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为世界文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记。亚述美术的典范是她的雕塑艺术,尤其是浮雕艺术,这些作品大量的发现于现今出土的亚述的宫殿遗址中。亚述王朝的几个重要国王都十分热衷于大规模的宫廷建筑,其中尤其以萨尔贡二世在杜尔-沙鲁金城(现霍尔萨巴德)内修建的皇宫最为辉煌,“人首飞牛”即是该王宫大门两侧的守护神兽的雕像。这样的神兽共有两只,被人们称为“舍都”,它的形象非常独特,它是人头、狮身、公牛蹄的组合,生有飞翼。更特别的是它有五条腿。让观众从身边走过时,从大多数角度,都可以看到它的四条腿,以充分显示其完整性。这个神兽的头戴高冠,胸前挂着一绺经过编梳的长胡须,大大的眼睛非常具有威慑力,令人敬畏。整个雕塑姿态凛然,气宇轩昂,极其威武雄壮。据说,这个神兽的形象来自两河领域的神话传说,而将这个形象的石雕立在王宫门前,是一种王权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在萨尔贡王宫前的这两只神兽形象,一直影响到了其他民族,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吉祥动物的化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9

帖子

7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10
7#
发表于 2008-11-8 09:59:00 | 只看该作者

青铜头像,高约91厘米,创作于大约公元十三世纪。

地域辽阔的非洲大陆是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那里居住着众多历史、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民族和部落,所以他们创造的美术作品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貌。非洲西部几内亚湾一带,是非洲文化发达较早的地区,其雕刻艺术更是在世界美术史中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可与同时代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的作品相媲美。    伊费古国位于现在尼日利亚西南部,是热带非洲雕刻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十三世纪左右,伊费艺术随着其经济的发达而繁盛起来,赤陶头像、青铜头像和青铜器皿成为了伊费艺术的代表,其中最著名的雕刻作品就是这尊《伊费国王头像》。作品是十三世纪尼日利亚艺术鼎盛时期的代表作,是用一种被称为“失蜡法”的浇铸工艺制作的。雕像的面部形象和装饰着珍珠的王冠塑造得十分精致,表现了当时的非洲艺术家们写实的艺术思想。作品脸部的结构十分准确,耳朵、眼睛和嘴唇的造型优美协调,非常富有个性,神态端庄、安祥,面部则覆盖着纤细的刺花纵纹,这种花纹是非洲黑人雕刻的独有的特点。丰厚的嘴唇周围有很多小孔,据推测是用来垂挂装饰品的。整个作品表明非洲的雕刻家们在当时就十分善于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表现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

帖子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8#
发表于 2008-11-9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石雕,高4-5米,最高的高9.8米,约公元600-1680年。

复活节岛是南太平洋上一个孤立的小岛,因考古学家是在1722年的复活节发现它的,故而得名。本地人称之为“拉帕努伊岛”,意思是“石像的故乡”,它最著名的,也是最令人感到神秘的,是岛上那不计其数的巨石雕像。这些雕像都是用整块石头雕刻而成,一般高4-5米,重约20吨,最高的达9.8米,重达90 吨。它们都是直立的无腿,头部巨大,身体较小,双臂很小,仅仅是象征性的。石像的头部雕刻虽然粗糙简陋,但轮廓鲜明,手法简练,都有一对突出的浓眉,两只长长的耳朵,一幅深陷的眼眶,紧闭的双唇和高连眉骨的鼻梁。有的石像顶部还有一块红色岩石,仿佛是一顶帽子。据说这些雕像原来都是背海而立,位于圆形的平台上,但由于年代久远,石像大部分已东倒西歪,散落于荒原之中了,有的还有明显被破坏的痕迹。据考证,这些雕像都是本地古代人制作的,但最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岛上的人们为什么要雕刻这些巨型石像?史学家们一直在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与墓葬有关,因为曾经在石像下面的神龛里发现过人的尸骨;还有人认为是与当地人的祭祀活动有关,放置石像的平台就是祭祀的圣台。另外,古代人们是如何利用简单的工具将这样巨大而笨重的石像搬运的呢?岛上的传说声称它们是“自己走来的”,但经研究,由于雕像重心很低,所以十几个人就可以把它举起并迅速移动。这种巨大的石雕像在其他岛上也有发现,但在复活节岛上最多。作为人类最初的艺术活动,这些雕像进一步证明了艺术与生产和对自然的神秘崇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是世界各民族史前文化的共同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26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9
9#
发表于 2008-11-9 14:30:00 | 只看该作者


砂石,高2.1米,约公元前273年,现收藏于印度萨那拉特考古博物馆。

印度是四大东方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和中国文化并列为古代世界三大文化体系。印度的艺术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大约5000年左右的历史,它内容广泛,形式丰富,独具特色,又自成体系,对亚洲其他各国的艺术均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由于持续的外族入侵、复杂的人种和宗教的更迭,印度的艺术也体现出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经历了一个风格演变的过程。由于宗教在古代印度的特殊地位,所以印度的艺术本质上基本是宗教的。在伊斯兰教入侵以前,古印度的主要宗教是佛教和印度教,印度美术也被分为佛教美术和伊斯兰教美术。   公元前322 年,印度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建立起来,历史上称为孔雀王朝。到孔雀王朝的第三代皇帝阿育王时代,佛教被尊为国教,佛教美术因而也日趋繁盛。阿育王修建了大量的建筑物以铭记战功和宣扬佛法,其中包括大量的独石纪念碑式圆柱,这些圆柱顶部柱头都是用单独完整的岩石雕刻而成,明显是将波斯、希腊雕刻法与本国传统结合的产物。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这尊《阿育王狮子柱头》。   这尊雕塑出土于萨拉纳特,原本是一根高约12.8米的独石圆柱的柱头,柱身已经断裂,但柱头保存完好。这是四只一组的圆雕狮子,背靠背,颈脊相连,面向四方,前肢挺立在圆鼓型的顶板之上,顶板四周雕刻有浮雕大象、奔马、瘤牛和老虎四只小动物,两两用法轮隔开。再下面是钟形的倒垂莲花雕饰,整齐而华丽。四只雄狮轮廓鲜明,均衡对称,头颈和胸部的鬣毛如火焰般排列,眼睛呈三角形,流露出古代波斯文化影响的痕迹;整个雄狮威武雄壮,强劲有力。雕刻这一雕像采用的是浅褐色的楚那尔砂石,表面高度磨光,象镜面一样光滑、圆润,如玉石般透明,增强了整个作品既粗犷又细腻、既雄浑又柔和的审美效果。原来石狮的背上驼有代表佛法的大法轮,但以遗失。   这尊雕塑显示了古代印度艺术家们高超的雕塑技巧,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印度广为吸收外来艺术语言丰富民族文化的特点。阿育王石柱柱头是印度艺术史上的里程碑,为后世的印度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792-8586998

总统家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日:08:00-22:00

总统家微信

©2014  九江总统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赣ICP备17005700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总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