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2017 报名 讲座
查看: 147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忆古老文化 过中秋佳节

[复制链接]

70

主题

264

帖子

40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16: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过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重拾风雅 今年中秋节的6种过法

第一次被列入法定假期的“中秋节”给了都市人一个集体怀旧的理由,在现代社会,古人的赏月妙趣早已没了一一照搬的可能性,人们却依然可以从那些吟咏明月的诗文曲赋中去追溯逝去的风雅,颐家小编为网友提供了今年中秋节的6种过法,在糅合了古典和现代的新古典仪式中去追寻当时的浪漫时光。

1、赏月

赏月

中秋节的重头戏莫过于赏月了,科技的发展给了我们“望月”更多的可能性。在月圆这天去天文台用光学望远镜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那些像“酒窝”一样的环形山,凹地形成的朦胧月海,如同东非大裂谷带一样的阿尔卑斯大月谷,以及月面辐射的美妙“橘子纹”,无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带上小孩的三口之家在赏月的同时别忘了科普教育;两个人的浪漫时光则是高清晰版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即便一个人,也可以买一个倍数稍低的望远镜在家中独自赏月,要的就是那份像月亮般与世无争的纯净。

古人风尚:登上高楼畅饮通宵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王孙公子,富家巨室,无不登上高楼,在栏杆边赏月;或者聚集在宽阔的平台上,山珍海味,仙乐飘飘,痛饮高歌,一玩就是个通宵。而一般人家,也来到小小月台,安排家宴。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


2、中秋食俗


食俗

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

吃芋头:中秋吃芋头,在不少地方民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芋而食之,倒还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呢。

食藕盒子: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认为,藕经过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的功效。

饮桂花酒: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

3、吟诗

吟诗

中秋饮酒赏月吟诗不单是诗人的雅好,在各种英语单词和网络词汇日渐成为社交流行语主流的今天,还有人能静下心来回想起年少时朗朗上口的古诗词?在西方国家掀起一阵阵学汉语热潮的当下,还有谁会记得那些“之乎者也”背后的灿烂文化?中秋给了我们一个温习旧时光的最好借口,挂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空的月亮是多情的,她是一种道具、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情感媒介。不妨在节日到来之前翻开家中束之高阁的诗词读本,背一首与月有关的古诗,就像最时尚的歌手唱出最古雅的韵味,重要的是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行为背后,和古人赏着同一轮明月的我们,在变化的空间里交换表情,为这个古色古香的节日念一阙特别的台词。

古人风尚:以诗言志借月抒情

“杯劝天上月”是饮月;“月光明玉盘”是餐月;“与人万里共相随”是遛月;“卷帷望月空长叹”是嗟月;“欲上青天揽明月”是借月言志;“手舞石上月”是舞月;“水影弄月色”是弄月;“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是歌月;“扫石待归月”是待月;“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是步月。

4、玩花灯

中秋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5、添件古典装饰物

古典风近年来在家居装饰中颇为流行,要想让自己的家也能在这个中秋时节跟一跟这既时尚又传统的风,不必大动干戈,只需要添置一两件古典风格的装饰物就能不落俗套。博古架和多宝格划分出的通透玲珑里,藏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丽,用它们来摆设现代雕塑别有一番韵味;碎冰纹的窗格,仿佛领口精致的绣花,却能奇异地与金属落地灯相得益彰;布艺屏风影影绰绰的欲拒还迎,仿佛矜持典雅的古代仕女;三五个红灯笼高高挂起,节日喜气立刻充斥在屋中每个角落……

古典装饰物

古人风尚:香烛彩灯精心装饰

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地下铺着拜毯锦褥。……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

——清·曹雪芹《红楼梦》

6、订制旗袍秀窈窕

如果非要给女人的古典美下一个注脚,非旗袍莫属。柔软缎面上那一针一线绣出的窈窕身段是数百年来对女人的极至赞美,中秋将至,给自己订制一件旗袍是最时髦的事。无论是立领半袖的织花旗袍、V领半袖的简易旗袍,抑或无袖的暗花旗袍,要的就是融合了传统和现代改良后的另一种韵味。或超短,或露背,或低胸,现代旗袍让女人在拥有古典美之外,还有一些不可名状的暧昧流动。穿上这样的旗袍无论是出席家庭聚会还是和恋人共享甜蜜时刻,都是重温古典浪漫的最好道具。

穿旗袍
古人风尚:宋人拜月穿着讲究

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窄袖短衣,绝大部分是直领对襟式,无带无扣,颈部外缘缝制着护领,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在领边、袖边等部位绣有装饰图案,采用印金、刺绣和彩绘工艺,饰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2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6742
沙发
发表于 2008-9-12 16:22:00 | 只看该作者
月是故乡明,都有多久没看到故乡的明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349

帖子

54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15
板凳
发表于 2008-9-12 16:59:00 | 只看该作者
明月几时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唯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349

帖子

54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15
地板
发表于 2008-9-12 17: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264

帖子

40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99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17:10:00 | 只看该作者

情系家乡月 叹息多自扰

普天寄嫦娥 何不共赏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349

帖子

54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15
6#
发表于 2008-9-12 17:26:00 | 只看该作者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起源

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储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秋食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我国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但节俗各异。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并演唱优美的《请月姑》民歌。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萧,一起合跳〈农家乐舞》。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侗族则在这时让青年人郊游、欢会,称为“赶坪节”。第一天是芦笙会,第二天对歌。小伙子都要化妆,向心上人表达情意。傣族是对空鸣放火枪,然后围坐饮酒,品尝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和干黄鳝,谈笑望月。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人员江齐后,大家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盛大的调声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

中秋与月饼

中秋吃月饼。最先见于苏东坡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之句。唐和五代时赏月的食品只见有“玩月羹”等,未见有月饼。月饼作为一种食品的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始见于南宋的《武林旧事》。明代以来,有关中秋赏月吃月饼的记述就更多了。《宛署杂记》说,每到中秋,百姓们都制作面饼互相赠送,: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场店铺里卖的月饼,多用果类作馅子,巧名异状,有的月饼一个要值数百钱。《熙朝乐事》里也说,八月十五日称为中秋,民间以月饼作为礼品互相赠送,取团圆之义。这一天晚上,家家举行赏月助家宴,或者带上装月饼的食盒和酒壶到湖边去通宵游赏。在西湖苏堤上,人们成群结队,载歌载舞。同白天没有两样。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杭州百姓中秋夜赏月的盛况。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月饼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工艺越来越讲究。咸、甜、荤、素各俱异味;光面、花边,各有特色。明末彭蕴章在《幽州土风俗》中写道:“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瞻兔满人间。悔煞嫩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至杵驻丹颜。”这说明心灵手巧的厨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形象再现于月饼之上。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有“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婚兔之形”的记述。足见古代月饼从内容到形式已是百花齐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匿名  发表于 2010-9-18 16:22:00
以下是引用栤雁在2008-9-12 16:15:00的发言: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过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重拾风雅 今年中秋节的6种过法

第一次被列入法定假期的“中秋节”给了都市人一个集体怀旧的理由,在现代社会,古人的赏月妙趣早已没了一一照搬的可能性,人们却依然可以从那些吟咏明月的诗文曲赋中去追溯逝去的风雅,颐家小编为网友提供了今年中秋节的6种过法,在糅合了古典和现代的新古典仪式中去追寻当时的浪漫时光。

1、赏月

赏月

中秋节的重头戏莫过于赏月了,科技的发展给了我们“望月”更多的可能性。在月圆这天去天文台用光学望远镜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那些像“酒窝”一样的环形山,凹地形成的朦胧月海,如同东非大裂谷带一样的阿尔卑斯大月谷,以及月面辐射的美妙“橘子纹”,无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带上小孩的三口之家在赏月的同时别忘了科普教育;两个人的浪漫时光则是高清晰版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即便一个人,也可以买一个倍数稍低的望远镜在家中独自赏月,要的就是那份像月亮般与世无争的纯净。

古人风尚:登上高楼畅饮通宵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王孙公子,富家巨室,无不登上高楼,在栏杆边赏月;或者聚集在宽阔的平台上,山珍海味,仙乐飘飘,痛饮高歌,一玩就是个通宵。而一般人家,也来到小小月台,安排家宴。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


2、中秋食俗


食俗

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

吃芋头:中秋吃芋头,在不少地方民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芋而食之,倒还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呢。

食藕盒子: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认为,藕经过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的功效。

饮桂花酒: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

3、吟诗

吟诗

中秋饮酒赏月吟诗不单是诗人的雅好,在各种英语单词和网络词汇日渐成为社交流行语主流的今天,还有人能静下心来回想起年少时朗朗上口的古诗词?在西方国家掀起一阵阵学汉语热潮的当下,还有谁会记得那些“之乎者也”背后的灿烂文化?中秋给了我们一个温习旧时光的最好借口,挂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空的月亮是多情的,她是一种道具、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情感媒介。不妨在节日到来之前翻开家中束之高阁的诗词读本,背一首与月有关的古诗,就像最时尚的歌手唱出最古雅的韵味,重要的是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行为背后,和古人赏着同一轮明月的我们,在变化的空间里交换表情,为这个古色古香的节日念一阙特别的台词。

古人风尚:以诗言志借月抒情

“杯劝天上月”是饮月;“月光明玉盘”是餐月;“与人万里共相随”是遛月;“卷帷望月空长叹”是嗟月;“欲上青天揽明月”是借月言志;“手舞石上月”是舞月;“水影弄月色”是弄月;“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是歌月;“扫石待归月”是待月;“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是步月。

4、玩花灯

中秋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5、添件古典装饰物

古典风近年来在家居装饰中颇为流行,要想让自己的家也能在这个中秋时节跟一跟这既时尚又传统的风,不必大动干戈,只需要添置一两件古典风格的装饰物就能不落俗套。博古架和多宝格划分出的通透玲珑里,藏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丽,用它们来摆设现代雕塑别有一番韵味;碎冰纹的窗格,仿佛领口精致的绣花,却能奇异地与金属落地灯相得益彰;布艺屏风影影绰绰的欲拒还迎,仿佛矜持典雅的古代仕女;三五个红灯笼高高挂起,节日喜气立刻充斥在屋中每个角落……

古典装饰物

古人风尚:香烛彩灯精心装饰

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地下铺着拜毯锦褥。……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

——清·曹雪芹《红楼梦》

6、订制旗袍秀窈窕

如果非要给女人的古典美下一个注脚,非旗袍莫属。柔软缎面上那一针一线绣出的窈窕身段是数百年来对女人的极至赞美,中秋将至,给自己订制一件旗袍是最时髦的事。无论是立领半袖的织花旗袍、V领半袖的简易旗袍,抑或无袖的暗花旗袍,要的就是融合了传统和现代改良后的另一种韵味。或超短,或露背,或低胸,现代旗袍让女人在拥有古典美之外,还有一些不可名状的暧昧流动。穿上这样的旗袍无论是出席家庭聚会还是和恋人共享甜蜜时刻,都是重温古典浪漫的最好道具。

穿旗袍
古人风尚:宋人拜月穿着讲究

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窄袖短衣,绝大部分是直领对襟式,无带无扣,颈部外缘缝制着护领,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在领边、袖边等部位绣有装饰图案,采用印金、刺绣和彩绘工艺,饰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792-8586998

总统家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日:08:00-22:00

总统家微信

©2014  九江总统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赣ICP备17005700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总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