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2017 报名 讲座
查看: 15436|回复: 7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贴图][推荐]室内及庭院常用植物

[复制链接]

2

主题

1143

帖子

56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0: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url]http://photo.163.com/photos/weidan2005/[/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43

帖子

56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4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0:35:00 | 只看该作者

花文化

同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中国人民也天生爱美,爱花,视花为美,与花媲美。因此视花为美的化身,美好幸福的象征,已成为世界共同的语言。然而,中国人对花的认识和情感并不仅限于此,而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浓厚的情感。在中国人看来,花是有灵之物。人们赏花,除了常识它那静态的外部形态美之外,还善于观察欣赏它那动态的生命变化之趣。另外,中国人还认为花是有情之物,不仅娱人感官,更撩人情思,能寄以心曲。中国人对花的这种看法和情感是观花之后由悟性而得来的一种艺术境界。对花产生了更深一层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寄托。因此,中国人世世代代爱花赏花就是认为花能使人赏心悦目.花能畅神达意,花能陶冶情操。花中蕴含看文化,花中凝聚看中华民族的品德和节气。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url]http://photo.163.com/photos/weidan2005/[/ur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43

帖子

56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4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0:35:00 | 只看该作者


花文化无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困此花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必然随看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兴衰而起落。中国花文化从一出现起,就深受中国绘画,书法,文学,艺术,造园工艺等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并随之而发展,所以中国花文化是在浓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然也是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有看密切的关系,与历史上儒、道、佛、诸家思想密不可分。
从考古遗迹中证实,在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里,特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远古祖先将大自然中美丽的花草树木引入生活中来,在粗制的石器上刻划各种花朵的纹样,甚至染上漂亮的色彩,用来美化生活,这可能就是中国花文化的最早表现形式。到新石器时代(距今上万年以前〕文化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当时花以实用和美化相结合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花卉的文字记载,最早始干公元前11世纪商朝甲骨文中。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一前221年),花卉在中国人民生活中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起着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花卉赋于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标志着中目花文化开始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殷。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一公元220年),百了插花艺术的萌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花卉应用的技艺已很高超,对花的鉴赏也十分高雅,开始步入较高层次的艺术享受和艺术创作境界。至隋,唐和两宋时期,中国花文化的发展已进入昌盛和成熟阶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大唐盛世的百业兴旺,宋代稳定与繁荣,带来了中国花卉业的空前绝后发达,举国上下种花。卖花,赏花和插花蔚然成风。据传。当时点茶,挂画,燃香和插花合称“四艺”,成为社会上特别是文人士大夫阶层文化修养和风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花卉的科技书籍,花卉的文学作品,花卉工艺品和花卉绘画以及盆景,插花等艺术品层出不穷。成绩辉煌,可称中国史上花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明清两代,是中国各类花卉著作甚多且内容全面丰富,科学性较强的时期。标志着中国花卉栽培和应用理论的日臻完善和系统化。
清未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统治者的软弱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中目连年战患,国力下降,经济衰退,花卉业停滞,花田几尽荒芜。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目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城市园林建设逐渐受到重视。花卉业得到空前发展,花文化又呈现百花芥放的新局面。花卉成为社会重大节日和社交活动中必有之物,成为城市的象征和标志。成为大众文化娱乐活动的一部分。成为居家住户美化生活的一部分。5000年的中华民族历史,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国花文化,中国花文化成为东方古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根植于中华沃土里,生长于大众生活之中,并深得其他姐妹文化艺术的素陶和影响而茁壮成长起来。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url]http://photo.163.com/photos/weidan2005/[/ur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43

帖子

56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4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0:35: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十大名花

1、 兰 花。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2、 水 仙。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3、 菊 花。 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

4、 桂 花。 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

5、 荷 花。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6、 梅 花。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7、 山 茶。 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8、 月 季。 花开花落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

9、 牡 丹。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10、杜 鹃。 灿烂如锦色鲜艳,殷红欲燃杜鹃花。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url]http://photo.163.com/photos/weidan2005/[/ur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43

帖子

56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45
5#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1:38:00 | 只看该作者

牡丹——国花

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英名:Tree Peony

别名:花王、木芍药、洛阳花、谷雨花。

科名:毛茛科

牡丹,别名木芍药、洛阳花、谷雨花、鹿韭等。属毛莨科多年生落叶灌木,与芍药同科。我国以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它高1一2米,老干可达3米。叶互生,二回三出羽状复叶。花单瓣至重瓣。一般各种花冠直径15一30厘米。花色有红、粉、黄、白、绿、紫等,花期5月上中旬。

牡丹性宜凉爽,畏炎热,喜燥忌湿,原产我国西北,栽培历史久远。河南洛阳、山东荷泽、四川彭县都盛产牡丹。牡丹花丰姿绰绝,形大艳美,仪态万方,色香俱全,观赏价值极高,在我国传统古典园林广为栽培。

除观赏外,其根可入药,称“丹皮”,可治高血压、除伏火、清热散瘀、去痈消肿等。花瓣还可食用,其味鲜美。


赏牡丹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
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
千娇万态破朝霞。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url]http://photo.163.com/photos/weidan2005/[/ur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43

帖子

56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45
6#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1:51:00 | 只看该作者

 

洛神赋
(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卫九鼎传世孤本,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url]http://photo.163.com/photos/weidan2005/[/ur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43

帖子

56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45
7#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2:01:00 | 只看该作者

洛水女神宓妃

中国上古的时候,有许多关于女神的传说,其中以美著称的,当推洛神宓妃。她是上古大神伏羲的小女儿,在洛水游泳时溺死,但她没有像炎帝的小女儿精卫那样化为厉鸟,以衔石填海的方式展开可笑的复仇行动,而是转型为主管洛河的水神,大约是企图阻止它再度肆虐、淹死其它的无辜孩子吧。这种釜底抽薪的统治方式,显然比精卫的复仇主义更为理性有效。

宓妃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聪明理性,而且还在于她的美艳性感。
楚国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诉说政治失意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回顾了他单恋宓妃的心路历程。当年他曾命令云神丰隆乘云驾雾,去寻求宓妃的所在。他把兰佩解下来拜托了月老蹇修去向她求爱,而宓妃起初半推半就,忽然又断然拒绝他的求爱。对此,屈原的失望难以言喻,他说,宓妃晚上回家时在穷石那个地方过夜,清早梳头时在洧盘那个地方盘起云鬓,一味只图守护美貌而自我满足,成天都欢快地在外游玩,虽然貌美却不懂得礼节,于是屈原宣布自己将离弃她而另作它求。屈原对宓妃的这一道德批评,并未击中女神的要害,反而露出了自己的“酸葡萄”心态。

魏晋诗人曹植在洛水边上写下《洛神赋》,形容她外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远远看去,就像是太阳从朝霞里升起,又像是芙蓉站在绿色的波纹上,双肩瘦削,小腰婉约,秀颈修长,皎洁如玉,云鬓高耸,丹唇娥眉,明眸皓齿……,在她身上几乎堆砌了一切赞美女人的语词。尽管曹植笔下的洛神只是前女友宓妃的一个隐喻,但宓妃的美艳和魅力,似乎已成不可动摇的定论。

唐代诗人徐凝的一首《赏牡丹》诗,也透露出对这位上古美神的怀念:“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诗人怀疑洛阳牡丹是宓妃亲自设计和创造的伟大作品,因为它的美丽香艳,很像是宓妃小姐本人的化身。但除了美貌,宓妃的真正事迹,古籍却很少提及,由此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宓妃守望的家园洛水,是中原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滋养了汉文化的发育生长。据说当年洛水里出现过一只神龟,背上负着“洛书”,也就是一种奇特的龟文,记录了有关八卦方位的密码,世人称之为“洛书”,与另一部“河图”并列为中国史上最神秘的文本,向我们昭示了洛水的双重本性:一方面贡献美女,一方面出产玄理。从肉体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它勾勒了中国文化的上下边.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url]http://photo.163.com/photos/weidan2005/[/ur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43

帖子

56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45
8#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2:07:00 | 只看该作者

自唐代以来,牡丹之盛,莫过于洛阳,以“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传于世。宋人欧阳曾赋诗句“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来称赞洛阳牡丹。据有关史料记载,宋代的洛阳牡丹有一百多个品种,而且有不少名贵品种,其中的“姚黄”、“魏紫”,被誉为牡丹的“王”和“后”,尤为人们所喜爱。

牡丹是中国传统的著名花卉。洛阳牡丹,品种繁多,花色奇丽,自古盛名,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誉。每年4月15日至25日举办洛阳花会,同时还举办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和牡丹灯会,届时中外游人云集洛阳,花海人潮,热闹非凡。

传说唐后武则天在一个隆冬大雪纷飞的日子饮作诗。她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绽开齐放,惟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烧死牡丹。枝干虽被烧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开的更盛。

建国后,洛阳十分重视牡丹的恢复和发展工作组织园林科技人员扩大繁殖,建立了牡丹花园和牡丹花坛,牡丹又恢复生机,并于1982年被正式命名为市花,同时决定举办牡丹花会。现在,洛阳的牡丹已由三十多个品种发展到数百个品种。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url]http://photo.163.com/photos/weidan2005/[/ur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43

帖子

56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45
9#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2:09:00 | 只看该作者


梅花

学名:Prunus mume

英名:Mumeplant Japanese Apricot

别名:春梅、红绿梅、干枝梅、酸梅

科名:蔷薇科

梅花,又名春梅、红梅。蔷薇科,樱属,落叶乔木,少有灌木。高可达5一6米。树冠开展,树皮淡灰色或淡绿色。小枝细长,枝端尖,绿色,无毛。 叶宽卵形或卵形,边缘有细锯齿, 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阔楔形,幼时或在沿叶脉处有短柔毛。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url]http://photo.163.com/photos/weidan2005/[/ur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43

帖子

56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45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2:20:00 | 只看该作者


兰花

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高20一40厘米,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革质,2至3片成一束。总状花序,花被2轮,肉质状,内轮3瓣中,2瓣向上直立,下方一瓣唇形,向外反卷,上具紫红色斑或无,雄蕊和花柱合生成合蕊柱,花色由黄褐至浅黄,以不具褐色的纯颜色者为贵异。萌果三角形,种极小。

兰花通常分为中国兰和洋兰,中国兰主要产于亚洲的亚热带,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山区、西南、华南和台湾各地亦有分布;洋兰大多产在热带和亚热带林区。

中国兰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极具观赏价值:其叶铁线长青,其花幽香清远,发乎自然,被人们称为“第一香”、“国香”。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url]http://photo.163.com/photos/weidan2005/[/ur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792-8586998

总统家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日:08:00-22:00

总统家微信

©2014  九江总统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赣ICP备17005700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总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