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2017 报名 讲座
查看: 228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陵十二钗”正册与文武之谜

[复制链接]

16

主题

888

帖子

96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6-14 20: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陵十二钗”正册与文武之谜
读过《水浒传》的朋友都晓得,《水浒传》中描述了一百零八个男子,而对女子极少描述,《红楼梦》则是重要描写女子,这不会是一种巧合,《红楼梦》的作者明显在为女子的地位而努力,那么红楼梦里面的女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金陵十二钗”,是不是真的会有一百零八人呢?要弄清这个事情,就必须先从武术方面着手。
武术最初起源于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之后渐渐成熟,并且形成各大门派,最著名的大概是少林,即通常所说的“天下武术出少林”,其次是武当,少林有“少林寺”,武当有“武当山”,少林是佛教,武当是道教。而佛与道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是出现过的,也就是“僧道”二人。令我们会感觉困惑的是,少林有“七十二艺”,武当有“三十六功”,这两个数字加在一起,恰巧就是《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那么《红楼梦》是不是真的跟少林与武当两派有着紧密的关系呢?“金陵十二钗”总共女子的数目,会不会也是少林七十二艺与武当三十六功加在一起的数字呢?当然,这一切只是猜想,剩下的事情,便是我们要去寻找足够的论据来支撑暂时仅仅是猜想的论点,否则,一切都只是空想。
林黛玉的姓即“林”是“少林”的第二个字,那么林黛玉就很可能代表了“少林”,第三回林黛玉这样对众人说道:“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而少林寺的规矩基本上便是出家以后才能学武功,当然也有俗家****,但是少林寺给人的基本感觉却是出家然后学功夫,武术是强身健体的,林黛玉的身子恰巧就弱,因此和尚来了告诉她让她出家,这不会是巧合。这已经告诉了我们和尚便是暗示少林寺里的和尚,而出家便是暗示学武强身健体,因此林黛玉就是隐射了“少林”。
又说薛宝钗,第七回薛宝钗这样对周瑞家的说道:“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由此知道也曾经有一个和尚找过薛宝钗,但是和尚是“少林”的代表,并非“武当”的代表,所以薛宝钗不可能会是“武当”的隐射。既然薛宝钗不是武当的隐射,谁才是武当的隐射呢?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有这样几句话“当下众人七言八语,有的说请端公送祟的,有的说请巫婆跳神的,有的又荐玉皇阁的张真人,种种喧腾不一。”武当功法的主流是明代张三丰采集各家之所长创立的武当内家拳,换句话说,张三丰虽然并非武当最初的创始人,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张三丰可以代表武当,而张三丰又被世人称之为“张真人”被文人称之为“张真仙”等等,《颍州志》中则更加明确的记载“至英庙封为‘通微显化真人’”。再去翻翻红楼梦其它回的内容,我们再也找不到这个“张真人”的踪迹。那么作者在第二十回突然让张真人出现又让他永远消失究竟有什么目的呢?目的是很明显的,红楼梦第十回的题目中也出现了一个姓张的人物,不过并非“张真人”,而是“张太医”,这个张太医不论是不是真的是那位“张真人”,但是他们都姓张,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并且在书中描述张太医的时候是让他给秦可卿治病,而在描述张真人的时候也是有人荐他给宝玉治病,这一切都足以说明这不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巧合,而张太医与张真人的一明一暗却又有相同之处恰恰就是作者描述贾宝玉与甄宝玉的那种写作手法。因此张太医就是隐射了“张真人”,而张太医给看病的秦可卿恰恰隐射了“武当”。那么有人荐张真人给贾宝宝和王熙凤看病会不会也告诉我们王熙凤也隐射了“武当”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书中虽然这样写过,但是张真人毕竟没有过来给王熙凤看病,因此王熙凤不能隐射“武当”。
刚才已经说过林黛玉中的“林”字隐射了“少林”,但是我们又发现“妙玉”中的“妙”字也有个“少”字,会不会妙玉也隐射了少林呢?不错,既然林黛玉凭一个“林”字就能隐射“少林”,妙玉中的“妙”字也足以让“妙玉”隐射“少林”。那么妙玉为什么要隐射少林呢?第十八回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道:“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足的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由此看出妙玉的情形与黛玉的情形是同样的,她们都是多病,只不过一个没有出家,一个真的出了家,所以妙玉理所当然的同林黛玉一起隐射了“少林”。武当最初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玄天上帝以及老子,妙玉中的“妙”字恰巧就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的“妙”字,即“玄妙”一词中的“妙”字,这又与“玄天上帝”中的“玄”字吻合。需要再注意一点的是,张三丰字“玄玄”。因此,妙玉同秦可卿一样,也代表了“武当”。
而正册中其实还有一个将要出家的女子即惜春,再者根据正册中的对称原则,按照书中正册的排序位置(并非第一章所讲“金木水火”的位置),妙玉是和贾迎春或贾惜春对称的,没有理由让妙玉独自承担少林与武当的隐射,而根据判词贾惜春将来肯定是要出家的,恰恰隐射了“少林”,那么贾惜春出家以后隐射了“少林”,她在出家以前便隐射的只能是“武当”。因此,以红楼梦主要内容为参照物的话,妙玉是先“少林”后“武当”,而惜春是先“武当”后“少林”,这是她们的重要区别。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金陵十二钗”究竟是不是真的有一百零八个女子呢,只能说,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无法在除了以上四个女子之外找到还能与少林武当扯上关系的女子,既然正册跟武术的关系就是这样松驰,那么后面的册子估计也不会跟武术有太大关系。
以上说的是武术,下面说文学。在文学方面,从隋唐开始朝代便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第一名便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而在正册之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元春”的“元”字其实就是代表了“状元”,“探春”的“探”字则是代表了“探花”。第二回告诉了我们林黛玉的父亲也是探花;第七回平儿给了秦可卿的弟弟也就是秦钟“两个‘状元及第’的小金锞子”,而秦钟在第十六回中我们都已经看到他已经死了的,并且是还没有上完学就死了的,他即使有能力也是没有任何机会去考上“状元”的,所以只能是秦可卿的父亲“秦业”是个“状元”,并且秦业如果是状元的话,也可以解释为何秦可卿会嫁给贾家这样富贵的家族,答案很简单:状元虽然很穷,但是毕竟还是状元,地位还可以说是比较高的;李纨在判词中说的是“凤冠霞帔”,看来贾兰最后肯定中的不是状元就是探花,而又根据林如海的暗示即“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兰跟探花在这个时候已经扯上关系的,贾兰将来是个探花无疑,正所谓“兰花”一词;李纨的儿子贾兰即是个探花,那么在上一章提到的与李纨都属于“金”的薛宝钗也会跟李纨一样富贵,那么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儿子就一定也只能是“状元”或“探花”,根据林黛玉与秦可卿的暗示,只有是“状元”。再假设一下,如果不是贾宝玉的儿子而是贾宝玉考上了状元,但是秦可卿的丈夫贾蓉是不可能考上状元的,这有点荒谬,只能排除。
从武来看,作为正册第一名的林黛玉代表“少林”,最后一名的秦可卿代表“武当”,这是一种整体的对称,再从中间的一对即四个女子来看,妙玉与惜春分居二四位置,并且一个是“少林武当”,另一个是“武当少林”,极为对称。武属于局部对称。
从文来看,六个女子共隐射了三个状元以及三个探花,构成了整体对称。
整体而言,正册中的十二个女子并非全部代表了“文武”,比如史湘云、贾迎春、王熙凤与贾巧姐四个女子,这仿佛是正册中的缺陷,但是作者已经在无意中告诉了我们他的目的,我们首先要清楚的是明清科举考试中是以八股文为主要内容来考试的,而正册十二个女子恰恰就是仅仅八个代表了“文武”,换句话说,正册中“八个女子”的隐射“文武”,恰恰暗示了明清的“八股文制度”。所以,这并不是一种遗憾,反而是一种另类的完美。
看过了,尝试过了,我对设计的看法已经麻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88

帖子

96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4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6-14 20:36:00 | 只看该作者
一、“金陵十二钗”正册与五行之谜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西游记》中有五个到西方取经的主要人物: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小白龙、唐僧。那你可能会有疑问了,这五个人物的安排会不会有什么学问呢,比如为什么会是五个而不是六个,又比如为什么不是其他五个而非要是他们五个?不错,确实有学问,这门学问就是“五行”,并且它也在《西游记》第一回中被吴承恩有意提起过。关于“五行”,《尚书》《管子》《搜神记》《晋书》对此亦有详细描述,不多说。就说《西游记》中的五行:孙悟空为金、猪八戒为木、沙僧为水、小白龙为火、唐僧为土。那么《西游记》是出现在明朝的,而曹雪芹先生是生于清朝的,曹雪芹先生未必不懂《西游记》中的“五行”,即使他不懂,他未必没有看过《尚书》《搜神记》《晋书》等关于“五行”的书,这种思想必定影响了他,所以我们在《红楼梦》中也能找到“五行”的影子,并且它还贯穿了整个“金陵十二钗”。
但是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感觉似乎又不对劲,因为“五行”毕竟是五个,而“金陵十二钗”却是十二个,如果用两个“五行”来配“金陵十二钗”则少了两个,如果用三个“五行”来配“金陵十二钗”却又多了三个。可是我们想不到的事情曹雪芹先生却想到了,他不费吹灰之力解决了这个矛盾,他把“五行”中的“土”给去掉了,说去掉其实也没去掉,这个土他送给了“贾宝玉”。因为根据《西游记》对唐僧是“土”的释义,当是“凡间”的意思,而贾宝玉所佩带的宝玉恰巧是到“凡间”经历荣华富贵来的,所以为“土”并不过分,与俗语“天无二主,土无二王”吻合。那么我们现在就明白了,不论是“金陵十二钗”中的正册、副册或又副册,其实都有可能是三个“金木水火”所组成,三四一十二,完美无缺。限于篇幅,在本节中我们只讨论“金陵十二钗”正册与“五行”的关系。
我们先来看“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第一个“金木水火”: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妙玉。说薛宝钗是“金”因为她名字中的“钗”可以解释为“金钗”“金簪”,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薛宝钗的第一个字不是“薛”即“雪”吗?那她为什么不能为水呢?这是因为薛宝钗就是“雪宝钗”的意思,即雪中之宝钗,重在“钗”字,而“雪”字则是次要的,所以金大于水,薛宝钗依然是“金”;说林黛玉是“木”是因为她名字中的“林”是两个“木”所组成;说史湘云是“水”是因为她名字中带三点水的“湘”字以及能化为水的“云”字,而史湘云不为“木”的原因依然是因为水大于木,这是由于水有两个木却只有一个;说妙玉是“火”是因为她名字中的“妙”字右边的“少”字很像火。那么我们继续研究一下“金木水火”的深一层含义:“金”即“黄金”的“金”,自古以来都象征着一种富贵,而薛宝钗最终嫁给了贾宝玉的确是比较富贵的,原曲“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另外的论据就是石头被僧带到红尘中经历“荣华富贵”的,按那石上书云:“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脂批旁注“是金陵”,恰巧与“金”象征富贵的特点吻合;“木”即“草木”的“木”,我们知道站在山上看森林是比较壮观的,但是仅仅一个或两个立在那里就比较孤独了,关于“木”在古人的诗词中多用“枯木”来表述,而“枯木”在红楼梦第五回曹雪芹先生描述林黛玉之时即用“两株枯木”暗示过,古诗中比如南北朝瘐信“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唐朝刘禹锡“日暮声未和,寂寥一枯木”,宋朝白玉蟾“勒马过断桥,枯木冻欲折”,元朝陈孚“嵯岈枯木无碧柯,六月不阴飘急雪”,明朝唐寅“枯木萧疏下夕阳,漫烧飞叶煮黄鲿”,所以“木”或“枯木”象征着一种孤单寂寞,而林黛玉自从到了荣府没有父母姐妹兄弟亲戚在身旁并且自己还很孤僻不爱说话,的确应该是“木”;“水”即“洪水”的“水”,《史记》中记载因为“汤汤洪水滔天”所以尧在位之时用鲧治水舜在位之时用禹治水,《汉书》中高后纪则记载“夏,江水、汉水溢,流万余家”,《晋书》武帝纪记载“江夏、泰山水,流居人三百余家”,因此“水”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自然灾害,尤其是“大水”,那你说史湘云是不是也同样遇到了与“水”一样的灾害呢?答案是肯定的,红楼梦第五回中作者写到对史湘云的判词时是这样说的“后面又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以及曲中的“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都是作者隐隐约约给我们的暗示,并且不只一处,虽然他并没有告诉我们是什么灾难,但是他已经暗示了我们灾难是肯定会有的;“火”是“大火”的“火”,“火”同“水”一样也是灾害,但是“火”是“人为灾害”,而“水”却是“自然灾害”, 需要注意一下的是,“人为灾害”是指由于自身的原因而造成的灾害,并一定指自己,“自然灾害”是指由于外在的东西而造成的灾害,也并非一定是自然所造成的灾害。我们已经看不到红楼梦遗失的后文所以无法知道“史湘云的灾害”是否是“自然灾害”,这一点后文中详细分析。红楼梦第一回中提到甄士隐是这样写的“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后面便是甄士隐投奔到岳丈家中,并且是“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这个事情让我们知道甄士隐家的没落是由于火而引起的,在红楼梦第一回中的题目和内容中都出现两个重要人物即“甄士隐与贾雨村”,而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的主要内容中却基本上没有这两个人太多的事情,反而是以另外的“贾家”为主“甄家”为辅进行创作,因此甄士隐和贾雨村必然隐射了对应的甄家和贾家或者贾家和甄家。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主人公是贾宝玉这一点是无疑的,而甄士隐恰恰出现在了红楼梦第一回题目中的前面而并非后面,这足以暗示了我们“甄士隐”所暗示的即是以“贾宝玉”为代表的“贾家”,而“贾雨村”暗示的才是以“甄宝玉”为代表的“甄家”。因此甄士隐家由于火起而没落正隐射了贾家将来也会由于火起而没落,作者在描述贾家之时除了贾宝玉基本上都是以描写女子为主体的,所以“甄士隐家旁边的葫芦庙火起”只能是隐射“贾宝玉家旁边的栊翠庵火起”,而栊翠庵的主人正是妙玉,即正册中第一个“金木水火”中的第四位女子,因此“妙玉”自然就隐射为“火”。
我们继续看“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第二个“金木水火”:贾元春、贾探春、贾迎春、贾惜春。说贾元春是“金”是因为“金元宝”这个名词;说贾探春为“木”是因为“探”字下面有个“木”,“探”字中的“木”字上面还有“两点水”,那个“两点水”并非指的探春有可能为“水”,而是指为“木”服务的“水”,从上往下灌的水,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浇树,因此总体来说“探春”依然应该为“木”而不该为“水”;说贾迎春为“水”是因为大水来去总是给人一种“迎送之感”;说贾惜春为“火”是因为“惜”字下面有个“日”字,而“日”恰恰隐射了“火”,比如白居易有诗“日出江花红似火”,而白居易这句诗的下半句“春来江水绿如蓝”恰恰又回过头来暗示了“迎春”必然为“水”,因为恰巧这时迎春与惜春配成一对。那么我们也继续分析一下第二个“金木水火”在对应的四个女子身上的深一层含义:贾元春在第十六回中被皇上封为“贤德妃”,的确当为富贵;先说贾探春的富贵,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众人对贾探春笑道:“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这已经暗示了贾探春将来也会是个王妃,那么似乎贾探春如同贾元春一般也当为“金”,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贾探春如果是金的话有些事情就说得不太清楚,因为我们在“探”这个字中发现不了与“金”有关的东西,所以贾探春不可能为“金”,那么我们就要区别一下贾探春与贾元春富贵的不同之处,首先看贾元春的富贵,红楼梦第五回中作者这样写贾元春的曲子“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可见贾元春是在死之后富贵才消失的,也就是说贾元春生前一直富贵。而贾探春的曲子则不一样“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我们要清楚作者有很多时候都喜欢在作品中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的,尤其是曹雪芹先生这样的作者,他是基本上不会浪费笔墨的,“各自保平安”与“莫牵连”这两句话如果在我们平常可能只是两句平凡的话,甚至是无聊的废话,但是在作品中肯定会升华到一定的高度,用我们的另一种理解,便可以将这两句话翻译为“各自不平安”与“(我已不富贵)莫牵连”,因此贾元春与贾探春的富贵的确是不一样的,从字面上看来,贾探春中的“探”字中的“两点水”代表了贾探春的“眼泪”,而贾元春没有,从富贵上看来,贾探春是暂时的富贵,而贾元春是一直的富贵,因此贾探春不能为“金”,又由于贾探春离开家乡到异地做王妃,将要如同林黛玉一般孤独,因此贾探春只能为“木”;同上,“水”象征了“自然灾害”,而贾迎春嫁给中山狼被无情兽欺负,的确为“水”;第五回贾惜春的判词“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说明贾惜春最后也做了尼姑,恰巧和妙玉一起同时被甄士隐的“火起”而隐射,所以“惜春”必应为“火”。
最后看一下正册中的第三个“金木水火”:李纨、贾巧姐、王熙凤、秦可卿。说李纨是“金”是因为俗语“人无完(纨)人,金无足赤”;说贾巧姐是“木”是因为“木工”一词,而“巧”字的左面恰巧是“工”;说王熙凤是“水”是因为“熙”字下面的四点水,而王熙凤中的“王”和“凤”字都是表明王熙凤是女强人的意思,不足以代表王熙凤的富贵,并且王熙凤嫁给贾琏并不算富贵,因为王家与贾家都是四大家族之一,门当户对,不算高攀;秦可卿中的“秦”字中有个“木”字,这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秦可卿代表了“木”,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秦字的下面并非真的是个木字,而是个“禾”字,“禾”即“柴禾”,把柴禾放到锅下面的洞里,然后点火烧锅,我们也看到“禾”字是在“秦”字的下面的,那恰恰是火起的暗示,因此秦可卿当为“火”。继续分析“金木水火”在对应的四个女子身上的深一层含义:李纨的“李”仿佛是“木”的表示,但是李纨是嫁给贾珠的,也同薛宝钗嫁给贾宝玉一样富贵,甚至比薛宝钗更富贵,因为李家并非四大家族之一,不是门当户对,而是高攀,所以在这个方面上李纨虽有丧夫即“木”但是她也有高攀即“金”,那么就要从其它方面考虑,第五回描述李纨是这样的“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这说明李纨最后因为贾兰的缘故又更加富贵,所以李纨只能为“金”;第五回对贾巧姐的描述“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足以说明贾巧姐将来的孤独,应当为“木”;对王熙凤的描述“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冰即水,同样也暗示了王熙凤将来的灾难;通过前面妙玉与贾惜春的分析,我们知道她们的“火”都与出家有关,但是红楼梦中对于秦可卿的描述中,从生到死,是没有一点表现出来秦可卿与出家有任何迹象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一件事情就是,不出家的人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有情”,而出家的人往往给我们的感觉是“无情”,“秦可卿”的名字又可解释为“情可轻”,“情可轻”又即是“无情”,所以秦可卿虽未出家,但是她将“情”轻视,她也算是半个出家人,贾家的“火”也必将因她而始。
看过了,尝试过了,我对设计的看法已经麻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88

帖子

96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46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6-14 20:37:00 | 只看该作者
二、“金陵十二钗”正册与文武之谜
读过《水浒传》的朋友都晓得,《水浒传》中描述了一百零八个男子,而对女子极少描述,《红楼梦》则是重要描写女子,这不会是一种巧合,《红楼梦》的作者明显在为女子的地位而努力,那么红楼梦里面的女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金陵十二钗”,是不是真的会有一百零八人呢?要弄清这个事情,就必须先从武术方面着手。
武术最初起源于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之后渐渐成熟,并且形成各大门派,最著名的大概是少林,即通常所说的“天下武术出少林”,其次是武当,少林有“少林寺”,武当有“武当山”,少林是佛教,武当是道教。而佛与道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是出现过的,也就是“僧道”二人。令我们会感觉困惑的是,少林有“七十二艺”,武当有“三十六功”,这两个数字加在一起,恰巧就是《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那么《红楼梦》是不是真的跟少林与武当两派有着紧密的关系呢?“金陵十二钗”总共女子的数目,会不会也是少林七十二艺与武当三十六功加在一起的数字呢?当然,这一切只是猜想,剩下的事情,便是我们要去寻找足够的论据来支撑暂时仅仅是猜想的论点,否则,一切都只是空想。
林黛玉的姓即“林”是“少林”的第二个字,那么林黛玉就很可能代表了“少林”,第三回林黛玉这样对众人说道:“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而少林寺的规矩基本上便是出家以后才能学武功,当然也有俗家****,但是少林寺给人的基本感觉却是出家然后学功夫,武术是强身健体的,林黛玉的身子恰巧就弱,因此和尚来了告诉她让她出家,这不会是巧合。这已经告诉了我们和尚便是暗示少林寺里的和尚,而出家便是暗示学武强身健体,因此林黛玉就是隐射了“少林”。
又说薛宝钗,第七回薛宝钗这样对周瑞家的说道:“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由此知道也曾经有一个和尚找过薛宝钗,但是和尚是“少林”的代表,并非“武当”的代表,所以薛宝钗不可能会是“武当”的隐射。既然薛宝钗不是武当的隐射,谁才是武当的隐射呢?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有这样几句话“当下众人七言八语,有的说请端公送祟的,有的说请巫婆跳神的,有的又荐玉皇阁的张真人,种种喧腾不一。”武当功法的主流是明代张三丰采集各家之所长创立的武当内家拳,换句话说,张三丰虽然并非武当最初的创始人,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张三丰可以代表武当,而张三丰又被世人称之为“张真人”被文人称之为“张真仙”等等,《颍州志》中则更加明确的记载“至英庙封为‘通微显化真人’”。再去翻翻红楼梦其它回的内容,我们再也找不到这个“张真人”的踪迹。那么作者在第二十回突然让张真人出现又让他永远消失究竟有什么目的呢?目的是很明显的,红楼梦第十回的题目中也出现了一个姓张的人物,不过并非“张真人”,而是“张太医”,这个张太医不论是不是真的是那位“张真人”,但是他们都姓张,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并且在书中描述张太医的时候是让他给秦可卿治病,而在描述张真人的时候也是有人荐他给宝玉治病,这一切都足以说明这不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巧合,而张太医与张真人的一明一暗却又有相同之处恰恰就是作者描述贾宝玉与甄宝玉的那种写作手法。因此张太医就是隐射了“张真人”,而张太医给看病的秦可卿恰恰隐射了“武当”。那么有人荐张真人给贾宝宝和王熙凤看病会不会也告诉我们王熙凤也隐射了“武当”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书中虽然这样写过,但是张真人毕竟没有过来给王熙凤看病,因此王熙凤不能隐射“武当”。
刚才已经说过林黛玉中的“林”字隐射了“少林”,但是我们又发现“妙玉”中的“妙”字也有个“少”字,会不会妙玉也隐射了少林呢?不错,既然林黛玉凭一个“林”字就能隐射“少林”,妙玉中的“妙”字也足以让“妙玉”隐射“少林”。那么妙玉为什么要隐射少林呢?第十八回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道:“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足的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由此看出妙玉的情形与黛玉的情形是同样的,她们都是多病,只不过一个没有出家,一个真的出了家,所以妙玉理所当然的同林黛玉一起隐射了“少林”。武当最初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玄天上帝以及老子,妙玉中的“妙”字恰巧就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的“妙”字,即“玄妙”一词中的“妙”字,这又与“玄天上帝”中的“玄”字吻合。需要再注意一点的是,张三丰字“玄玄”。因此,妙玉同秦可卿一样,也代表了“武当”。
而正册中其实还有一个将要出家的女子即惜春,再者根据正册中的对称原则,按照书中正册的排序位置(并非第一章所讲“金木水火”的位置),妙玉是和贾迎春或贾惜春对称的,没有理由让妙玉独自承担少林与武当的隐射,而根据判词贾惜春将来肯定是要出家的,恰恰隐射了“少林”,那么贾惜春出家以后隐射了“少林”,她在出家以前便隐射的只能是“武当”。因此,以红楼梦主要内容为参照物的话,妙玉是先“少林”后“武当”,而惜春是先“武当”后“少林”,这是她们的重要区别。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金陵十二钗”究竟是不是真的有一百零八个女子呢,只能说,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无法在除了以上四个女子之外找到还能与少林武当扯上关系的女子,既然正册跟武术的关系就是这样松驰,那么后面的册子估计也不会跟武术有太大关系。
以上说的是武术,下面说文学。在文学方面,从隋唐开始朝代便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第一名便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而在正册之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元春”的“元”字其实就是代表了“状元”,“探春”的“探”字则是代表了“探花”。第二回告诉了我们林黛玉的父亲也是探花;第七回平儿给了秦可卿的弟弟也就是秦钟“两个‘状元及第’的小金锞子”,而秦钟在第十六回中我们都已经看到他已经死了的,并且是还没有上完学就死了的,他即使有能力也是没有任何机会去考上“状元”的,所以只能是秦可卿的父亲“秦业”是个“状元”,并且秦业如果是状元的话,也可以解释为何秦可卿会嫁给贾家这样富贵的家族,答案很简单:状元虽然很穷,但是毕竟还是状元,地位还可以说是比较高的;李纨在判词中说的是“凤冠霞帔”,看来贾兰最后肯定中的不是状元就是探花,而又根据林如海的暗示即“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兰跟探花在这个时候已经扯上关系的,贾兰将来是个探花无疑,正所谓“兰花”一词;李纨的儿子贾兰即是个探花,那么在上一章提到的与李纨都属于“金”的薛宝钗也会跟李纨一样富贵,那么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儿子就一定也只能是“状元”或“探花”,根据林黛玉与秦可卿的暗示,只有是“状元”。再假设一下,如果不是贾宝玉的儿子而是贾宝玉考上了状元,但是秦可卿的丈夫贾蓉是不可能考上状元的,这有点荒谬,只能排除。
从武来看,作为正册第一名的林黛玉代表“少林”,最后一名的秦可卿代表“武当”,这是一种整体的对称,再从中间的一对即四个女子来看,妙玉与惜春分居二四位置,并且一个是“少林武当”,另一个是“武当少林”,极为对称。武属于局部对称。
从文来看,六个女子共隐射了三个状元以及三个探花,构成了整体对称。
整体而言,正册中的十二个女子并非全部代表了“文武”,比如史湘云、贾迎春、王熙凤与贾巧姐四个女子,这仿佛是正册中的缺陷,但是作者已经在无意中告诉了我们他的目的,我们首先要清楚的是明清科举考试中是以八股文为主要内容来考试的,而正册十二个女子恰恰就是仅仅八个代表了“文武”,换句话说,正册中“八个女子”的隐射“文武”,恰恰暗示了明清的“八股文制度”。所以,这并不是一种遗憾,反而是一种另类的完美。


看过了,尝试过了,我对设计的看法已经麻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647

帖子

60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065
地板
发表于 2006-6-15 10:05:00 | 只看该作者
红学博大精深,有很多红学前辈留下了大量的文献,很有可读性,可惜现在的年青人,喜欢这些坚涩纯文学的太少了!
庐山上的道长,下山云游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88

帖子

96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46
5#
 楼主| 发表于 2006-6-15 10:06:00 | 只看该作者

顶了,我看还没有把红学的一套书看完呢!!

看过了,尝试过了,我对设计的看法已经麻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主题

971

帖子

344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43
6#
发表于 2006-6-19 10:59:00 | 只看该作者

累。。。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85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51
7#
发表于 2006-7-23 11:20:00 | 只看该作者
我倒觉得以上未免失之牵强附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85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51
8#
发表于 2006-7-23 11:28: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五行相生相克倒或许还真能说的通,可竟扯到少林武当,不是纯属无稽嘛.

估计红学这块蛋糕做的大了,想在上面做做文章博取声名的人也随着水涨船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主题

971

帖子

344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43
9#
发表于 2006-9-17 20:21:0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792-8586998

总统家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日:08:00-22:00

总统家微信

©2014  九江总统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赣ICP备17005700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总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