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2017 报名 讲座
楼主: 无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东西!!!大家看看!没版块发,就发这把

[复制链接]

2

主题

71

帖子

20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36
21#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20:42:00 | 只看该作者
下设计,讲一下当时系主任对我们学院的教育方针的形容,因为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有价值。他说我们学院是学习学院,不是教学学院。所谓的教学学院就是老师主要负责传授已有知识,而在学习学院里,学生来学习如何学习,是一种积极探索的环境。在这种学习学院里,很多课程的基础是研究和试验,没有固定的课程内容,因为新的理论和知识不断地在被发现。据他说,学问也分两种,一种是基本学问,还一种是应用学问。我们学校大部分的分学院都是应用学问的学院,是相对更有目标的学习,比如医学院是为了医治疾病,建筑学院是为了完善建筑结构等。而综合学院包涵很多以基本学问为主的子学院,例如天文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知道地球如何在宇宙里运转斩时并不会对我们有什么直接的影响,做出各种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1

帖子

20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36
2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20:42:00 | 只看该作者
特的艺术品也不会改变世界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但是这种对基本知识的渴望来自于我们人类的好奇心本性,而我们的综合学院非常鼓励这种天生的好奇心,以及对学习和表达的热爱。系主任最后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他说:如果你们毕业时发觉自己懂得更少了,对知识的渴望更强了,那我们的努力就没有白费了。

  又有一阵子没写笔记了,最近真是又忙又懒。上个礼拜四我们班级组织到下面那个州的一个大型印刷基地 (GAC) 参观学习,去了两天。以前只听过老师说,这回自己真正目睹到了整个印刷过程。虽然还有些地方不是很懂,但是去一趟还是长了不少见识。除了设计,还有这么多这么复杂的制作过程,想想挺有意思的。我们还参观了那边的中国庭院和一个设计工作室 (ziba design)。从我们给学校设计标志的过程到这些专业的地方参观,觉得我们越来越接近现实世界了。虽然这有好处,我还是有些不习惯。再过一年左右的学生生活就该找工作了,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1

帖子

20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36
2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20:43:00 | 只看该作者
You are freed by your limitations - 因受限而被释放。这句话是第一次上设计课当老师发觉一项作业题出得太广,造成大部分学生不知如何是好时说的。后来经常不时地听到,越发觉得有道理,并且在设计实践中深受体会。如果给自己一个较具体的范围,总能在其中越挖越深,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不然的话,最终会发现自己只是在打圈圈,所有的问题都只浅碰表层而已,毫无意义。就拿我们现在的作业来说把,主题是水。如果不深入研究水的一些具体问题而只凭表面认识来入手的话,所得到的也只不过就是“缺水”,“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1

帖子

20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36
2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20:43:00 | 只看该作者
很美”,“水被污染”之类等简单化了的题材。经过几个月的资料搜集,我们大家都在水的主题里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的人对水与人的精神关系做了不少研究,发现水是最容易出现在梦里的元素之一,从中得到启发。有的人对水分配的不平衡感兴趣。有的人对水的政治化感兴趣。有的人研究水和大气的关系。有的人研究水所造成的视觉奇像。有的人搜集了许多有趣的水数据,比如种一个西红柿需要多少水,造纸又需要多少。我对水的使用比较关注,发现我们的一大部分净水都因为欠缺的系统所流失和浪费了。有了主题,有了实据,当然也就有了内容。目标明确,发挥起来也就自如多了,不会被太多选择而绊脚。另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1

帖子

20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36
2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20:44:00 | 只看该作者
具体的出发点并不等於狭窄的概念,反而往往更容易表现大主题。现在班里已经出现很多有意思的作品了,它们都是凭空想不出来的。

  一个夏天过去,又开学了。这个暑假在北京过得很充实。有学校的活动,自己找的工作实践,去了各式各样的展览,接触了许多人和事物,自己也想了很多,有些想法更坚定了,有些想法改变了。很庆幸很多经历没有等到毕业后再去尝试,我过去只会空想或者不想,把太多事情理想化,现在认识到了很多现实的问题,头脑还比较乱。现在剩下约一年的学生生活,这段时间我会好好想一想的。 刚回到学校时还有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1

帖子

20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36
26#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20:44:00 | 只看该作者
不习惯,但是一开始上课,马上就恢复了过去的那种气氛。真的,学习是个很有力量的东西。就跟上次那个系主任说的一样,我越学越觉得学的不够而且想学的越来越多,想知道的越来越多。能够享受学习是一件很累但是也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设计系除了主要的几位老师以外,还因特殊需求邀请特邀老师来讲课 (guest lecturer) ,一般来说一半一半。特邀老师往往都拥有很成功的设计工作室,这样他们不但可以在某些领域里提供最专业的知识,我们觉得最可贵的是还可以从他们那里听到很多关于外面世界的看法。这个学期教书籍设计的就是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1

帖子

20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36
27#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20:44:00 | 只看该作者
位十多年前毕业于我们学校的特邀老师。他很有意思,迫不及待地想把他体验的一切告诉我们。本来今年夏天通过设计实践我对设计曾经一度非常失望,但是他对设计的态度与热情一下子就感染了我。嗯。什么都不能太绝对。

  回顾过去的笔记,觉得自己对设计和艺术的认识都太简单了。我现在对艺术虽然还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对设计肯定是比过去理解的更多了,但是还说不太清。设计是不能一言概括的。经过多年的演变和发展,今天的设计有很多层次和种类。但是我喜欢最简单的把它区别于设计和真正的设计。设计这个词最近实在是被滥用的太多了,好像什么都可以叫做设计似的,尤其是电脑的发展(也是滥用)让人们把滤镜过的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1

帖子

20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36
28#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20:44:00 | 只看该作者
像,时髦的色彩,还有花样的版式作为设计的标准,这是个很讨厌的现象。设计是为了一定的沟通和传达目的而做的,使用的所有元素应该都有实际的根据和充分的理由,设计的存在不是为了告诉你,“你看,我是一个设计,酷吧!好看吧?”而是有它需要完成的任务,如果它是一张海报,它要明确地告诉你它的内容,如果它是一个形象,它要真实地传达它的特点。一般的专业印刷品,包装等都算的上设计,但也仅仅停留在设计,尤其是商业设计的层次上。因为它们虽然基本上都是以传达信息为主,但是为了增色,或多或少都会使用一些花招,而花招则是真正的设计最忌讳的东西。真正的设计应该把传达的成份推到最高,用巧妙易懂并且印象深刻的方法表现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1

帖子

20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36
29#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20:44:00 | 只看该作者
 说到设计,一般人往往都会马上谈起创意。好像做设计除了追求创意就再没有什么了似的。创意确实很重要,因为它能在传达中起相当大的作用。但是我觉得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因素,诚意。为了创意而创意的东西是空虚的,维持不久的。有了诚意,创意才会有力。

  怎样才能跳出框框,打破陈规呢 (think out of the box)?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在一个房间内,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一个杯子,杯子里有看上去像水的毒药。几分钟后,会有一个人进到这个房间里,他会去喝那杯子里的水。这个人不懂英文,也不认识国际标志。一位设计者被给予一根铅笔和一张纸,要他在短短的时间内想办法阻止那人喝水,条件是不许碰杯子或者那个人。如果你是这位设计者你会怎么做?在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1

帖子

20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36
30#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20:45:00 | 只看该作者
上画一个喝水的小人,再在上面画一个大 X 吗?还是画一个骷髅,再画一个箭头指向杯子?其实办法不只这些,如果你把铅笔掰断,丢到杯子里,那个人不是自然地就不会去喝了吗?或者,你可以等那人进来后往杯子里吐痰,甚至往里面尿尿!没有人说不行啊,都在条件之内,而且效果保证好!这个脑筋急转弯是有点那个什么,但是怎么样?有帮助吗?

  昨天瑞士设计师 Jean-Benoit Levy 来我们学校做了一个关于海报的演讲,挺有意思的。欧洲人还是有欧洲人的特点,非常富于表达,我很希望能吸收一些他的风格。因为我们课堂比较小,各各老师的理念又比较接近,结果慢慢的大家的作品都有很多相似处,这样可不太好,还是得把眼界放宽些。回想最早学设计的时候,我一心就是上课,做作业,总觉得挤不出时间去翻书,看展览,或者听讲座什么的。我觉得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792-8586998

总统家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日:08:00-22:00

总统家微信

©2014  九江总统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赣ICP备17005700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总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