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2017 报名 讲座
查看: 107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古代建筑图解 ——屋顶

[复制链接]

249

主题

2720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6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5 09:4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造型艺术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总起说来,从古至今中国的建筑都突出屋顶的造型作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或是说成熟与不成熟形态罢了,从我国古代建筑的整体外观上看,屋顶是其中最富特色的部分。

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式样非常丰富,变化多端。等级低者有硬山顶、悬山顶,等级高者有庑殿顶、歇山顶。此外,还有攒尖顶、卷棚顶,以及扇形顶、盔顶、盝顶、勾连搭顶、平顶、穹窿顶、十字顶等特殊的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等又有单檐、重檐之别,攒尖顶则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变化形式。

总之,我国古代屋檐的式样丰富多彩,屋顶的装饰也是各式各样。屋顶的式样有等级高低之分,屋顶的装饰也同样有等级的区别。


硬山式屋顶

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这种屋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比较简单、朴素,只有前后两面坡,而且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山墙齐平,没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没有变化。关于硬山这种屋顶形式,在宋代修纂的《营造法式》一书中没有记载,现存宋代建筑遗物中也未见,推想在宋代时,建筑屋顶还没有硬山这种形式。明、清时期及其后,硬山式屋顶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南北方的住宅建筑中。硬山式屋顶是一种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的寺庙建筑中,几乎没有硬山式屋顶。同时正因为它等级比较低,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并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瓦筒,更不能使用琉璃瓦。


31071214_1.jpg (78.18 KB, 下载次数: 1)

31071214_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720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62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7-15 09:43:59 | 只看该作者

重檐歇山顶

“歇山”是清式叫法,在清代之前它又有“曹殿”、“汉殿”,“厦两头造”等不同名称。歇山式屋顶在具体形式上又有最疾奔形式的单檐歇山顶,以及变化形式的二层、三层或多层屋顶的重檐歇山顶,还有最上面的屋顶可以不设正脊而形成卷棚式的卷棚歇山顶等多种形式。




31071214_3.jpg (105.88 KB, 下载次数: 0)

31071214_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720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62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7-15 09:44:46 | 只看该作者

汉阙石刻中的歇山顶

根据目前资料来看,歇山式屋顶最早见于汉阙石刻,并且早期的歇山顶较小,直到清明时期的官式做法中才有了大歇山。但是,尽管早期歇山式屋顶并不大,但与硬山式和悬山式屋顶相比,歇山顶在建筑的等级上还是很高的。



31071214_5.jpg (65.65 KB, 下载次数: 2)

31071214_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720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62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7-15 09:45:28 | 只看该作者

透空式山花

在歇山式屋顶的两端、博风板下的三角形部分即为“山花”。山花在明代以前多为透空形式,尽在博风板上用悬鱼、惹草等略加装饰。



31071214_6.jpg (43.82 KB, 下载次数: 1)

31071214_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720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620
5#
 楼主| 发表于 2017-7-15 09:46:05 | 只看该作者

封闭式山花

明代以后多用砖、琉璃、木板等,将歇山式屋顶山花的透空部分封闭起来,并在其上施以雕刻作为装饰。这种山花形式称为“封闭式山花”,它与早期的透空式山花有了不一样的效果与韵味。自此以后,山花也逐渐发展称为建筑的一个重要装饰区域。



31071214_7.jpg (49.81 KB, 下载次数: 1)

31071214_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720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620
6#
 楼主| 发表于 2017-7-15 09:47:52 | 只看该作者

悬鱼

悬鱼位于悬山或歇山建筑两端山面的博风板下,垂于正脊。悬鱼是一种建筑装饰件,大多用木板雕制而成,因为最初为鱼形,并从山面顶端悬垂,所以称为悬鱼。
关于这个装饰还有一个典故。据《后汉书》记载:府丞送给公羊续一条活鱼,公羊续接受了却没有吃,而是将鱼挂在庭中。当府丞再送鱼来的时候,公羊续便让他看悬在庭中的那条鱼,以此委婉地拒绝了府丞的第二次送鱼,明示自己不愿受贿的心意。后来人们便在宅上悬鱼,以此表示房主人清廉高洁。

悬鱼形象的变异

悬鱼装饰在发展的过程中,鱼的形象渐渐变得抽象、简化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形式。有的甚至变换成了蝙蝠,以取“福”之意。




31071214_8.jpg (26.05 KB, 下载次数: 2)

31071214_8.jpg

31071214_9.jpg (29.63 KB, 下载次数: 1)

31071214_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720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620
7#
 楼主| 发表于 2017-7-15 09:51:25 | 只看该作者

卷棚式屋顶

卷棚式屋顶也称元宝脊,其屋顶前后相连处不做成屋脊而做成弧线形的曲面,也就是说卷棚式屋顶的“正脊”是弧形,与普通的人字形屋顶不一样,没有屋顶端的正脊。譬如北京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屋顶的形式全部为卷棚式屋顶。

卷棚悬山式屋顶

和普通人字形屋顶一样,卷棚式屋顶也可以处理成硬山、悬山、歇山等形式,从而产生出卷棚硬山式、卷棚悬山式、卷棚歇山式等多种新的屋顶形式。卷棚式屋顶形象非常优美、线条柔顺,特别是单檐卷棚悬山式屋顶,属于较为简单的卷棚顶,大多出现在园林建筑中,更添园林的优雅韵味。



31071214_10.jpg (47.29 KB, 下载次数: 0)

31071214_10.jpg

31071214_11.jpg (65.62 KB, 下载次数: 0)

31071214_1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720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620
8#
 楼主| 发表于 2017-7-15 09:53:22 | 只看该作者

攒尖式屋顶

    攒尖式屋顶没有正脊,而只有垂脊,垂脊的多少根据实际建筑需要而定,一般双数的居多,而单数的较少。如,有三条脊的、有四条脊的、有六条脊的、有八条脊的,分别称为三角攒尖、四角攒尖顶、六角攒尖顶、八角攒尖顶等。此外,还有一种圆形攒尖顶式,也就是没有垂脊。


攒尖式屋顶的亭子

       攒尖式屋顶多见于亭、阁,尤其是亭子,绝大部分都是攒尖式屋顶,作为景点或观景建筑。北京颐和园中的廊如亭,是全国最大的攒尖式屋顶的亭子。


攒尖式屋顶的殿堂

      在殿堂等较重要的建筑或等级较高的建筑中,则极少使用攒尖顶。较重要、较尊贵的建筑中使用攒尖式屋顶的例子,目前可见的主要北京故宫的中和殿、交泰殿和天坛内的祈年殿等几座。



31071214_12.jpg (31.39 KB, 下载次数: 0)

31071214_12.jpg

31071214_13.jpg (71.52 KB, 下载次数: 3)

31071214_13.jpg

31071214_14.jpg (54.28 KB, 下载次数: 0)

31071214_1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720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620
9#
 楼主| 发表于 2017-7-15 10:03:02 | 只看该作者

五脊殿

“庑殿”和“歇山”一样是清式说法,在此之前它又有“五脊殿”等名称。因为庑殿式屋顶上共有五条脊,即,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所以称为“五脊殿”。



31071214_14.jpg (68.98 KB, 下载次数: 2)

31071214_1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720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620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7-15 10:04:04 | 只看该作者

吴殿顶

吴殿顶也就是“庑殿顶”。“吴殿顶”是宋式叫法。



31071214_19.jpg (58.24 KB, 下载次数: 0)

31071214_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792-8586998

总统家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日:08:00-22:00

总统家微信

©2014  九江总统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赣ICP备17005700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总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