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静赣:得广厦千万间,庇寒士俱欢颜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诗人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茅屋一间,作为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下面脍炙人口的诗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作为诗人的杜甫虽自己居于陋室,却心忧天下苍生饥饱衣食。如今也有一位心系农民的人,正尽自己所能,帮助广大农民“得广厦千万间”。他,就是余静赣。

余静赣
余静赣曾说自己一生要做四件事情:
第一、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国装饰艺术人。
第二、30年之内把家乡建设得像新加坡一样富裕。
第三、15年做强中国艺术设计。
第四、给八亿农民和世界总统做庄园设计。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二十八分之后,他说此后“要为灾区捐三年的命”,于是,从四川开始,他带着自己的“绿十方”设计队伍,踏上了给八亿农民义务做设计的道路,这条路虽然艰辛且让人步履蹒跚,但他仍一路前行,从未退缩。
对于义务给农民设计房屋,他是这样解释的:
“文学可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医学可以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
空间可以提升国民的性格心态;
综合素质、身体素质与性格心态一起,决定人的命运。我能做的,就是尽我作为设计师的能力,帮助农民改善生活空间,以提高他们的性格心态,从而帮助他们改善命运,这是我从小就有的想法,如今终于可以付诸行动了”。
【搜房设计师频道】您眼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余静赣】我自己就是农民出身,当了许多年的农民,我认为农民是一种可亲“不可爱”的形象。可亲是因为农民的本质很淳朴,对人很热情,所以他们“可亲”。“不可爱”并不是贬低农民,而是说因为某些地域和外在环境的原因,以及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使他们的思想意识中存在一些“不可爱”的观念。比如他们的眼光不是那么的长远,只求眼前的问题解决,比较少考虑未来的发展问题。
我想为农民做点事情,尽我所能去做,去帮助他们消除那些“不可爱”的观念,这个想法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就有了。因为我出生在农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后来我考了大学、开了公司,成为了一个设计师。我看了太多生活不太好的农民,我就想用我的专业和我的能力去帮助他们,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搜房设计师频道】在中国有八亿农民,他们居住的房屋很多是由自己建造的,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乡村。您所了解到农民自己建设的房屋在质量和设计方面的情况是怎样的?农民自己建造的房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
【余静赣】因为很多农民的居住环境比较闭塞,信息流通不是很好,所以他们见的新鲜事物并不多,再加上受教育程度不高,他们在盖自己的房屋时想不到太多很好的建议,在设计方面的情况不是很好,很多设计不合理,甚至说谈不上设计。比如有能力建庭院的农民在建房子时,为了晒谷子他会把庭院建成水泥地,其他一律不考虑。等房子建成后,他会发现谷子可以房子楼顶天台上晒,庭院反而会有点太空旷,想种点小菜和花草没地方种,这就是前期设计考虑不周造成的,观念上跟不上进度和设计知识的缺乏是农民自己在设计房屋时的最主要问题。

【搜房设计师频道】在中国,农民的很多事情是政府出面解决,您应该是中国第一位义务帮助农民的设计师。能否为大家介绍一下,您帮助农民建造房屋的具体情况?
【余静赣】我八一年参加的高考,我选的专业是设计这一行,因为我当时就有个想法,要做一个设计师,将来学成归来能帮乡亲们建房子。后来我考上了大学,有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前几年我开始储备人才,在老家自己开办了一所艺术学校。去年汶川大地震,当时我正好在四川目睹了这一情况,于是带着我的设计师,成立了“绿十方”建筑设计慈善协会,在四川震区义务为农民做设计,同时也给当地的政府和乡村做整体景观规划。目前已经服务过2万多个家庭,为他们做的设计方案有2万多套,做好的建筑达到两三百套。

【搜房设计师频道】“绿十方”听起来和红十字协会有异曲同工之处,它也是一个慈善性质的协会吗?如果是慈善性质,它靠什么维持和发展呢?
【余静赣】“绿十方”我们起名的初衷就是把它定位为绿色十字协会,主要是救助和保护灾区的建筑,我自己义务出资一部分,投在这一块,时间是从汶川地震开始,一直延续三年。支撑绿十方的另一个实体是“十方建筑”,它是一个企业实体,会提供一部分经费给“绿十方”。

【搜房设计师频道】去年汶川地震时,您带领设计师团队组建了“绿十方”这一绿色十字协会,在汶川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如今的建造农民房屋行动是不是属于“绿十方”中的一部分?
【余静赣】对的,帮助农民建造房屋是我十几岁就有的愿望,这几年我在筹备人才,为此建了艺术学校,培养了一批设计人才。去年汶川地震时“绿十方”成立,这个源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想法,因为我见灾区的灾民都没有房子住,他们需要大批设计师去帮助他们建造房子,于是我就带着设计师去灾区,准备在那里义务贡献三年力量。
当时很多灾民有地,但他们没有图纸就没办法去政府部门获得批文,我们画了大批的设计图纸,累计有两万多张,这些图纸比起他们自己的构想,相对来说比较专业,当时每位灾民花十块钱用于资料和复印就可以拿到图纸,去政府领批文,然后拿到政府两万元的建房资助。有了设计图纸,他们建房的时候会比较合理,总体而言可以说帮农民建造房屋是“绿十方”慈善行动中的一部分,因为它就是在汶川地震时的行动。

【搜房设计师频道】您在实施帮助农民建造房屋的这一义举中,最大的困难和动力分别是什么呢?
【余静赣】困难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是很多农民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这个是我们在设计中尤其要考虑的因素;其次是他们存在一些急于求成的观念,抱有很多事马上就做好,或者是马上就能富起来观念的人不在少数。还有我们出于设计和安全的考虑做的设计方案,因为观念的原因他们不一定会认可,会抱有我们是不是在从事商业活动的念头。不过这些都可以克服。
动力还是源于我高考时的那个愿望:改善农民的居住生活环境。这些年我不论是求学还是办企业,我有一个感悟,我发现一个国家、民族的居住条件不好的话,对国民的性格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我是一个设计师,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去改善农民的生活空间,去打破彼此之间闭塞的状态,让他们能够敞开心怀,树立一种开放的观念,然后能达到互相交流合作发展的状态,这样下去农民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搜房设计师频道】对于这一行动,农民朋友的反应是怎样的?
【余静赣】他们很惊讶,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设计师义务帮助他们去设计房子,之前还担心设计费会很贵,我们用的设计材料造价会高,但听说我们是义务的以后,他们的戒备心就消除了。他们对我们也比较热情,这个源于他们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我很愿意和他们成为朋友。
【搜房设计师频道】在别人眼中,这一行为是作为一位设计师心忧农民的一个慈善举动,使广大农民受益,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您希望通过这一行动达到“得广厦千万间,庇寒士俱欢颜”的效果?
【余静赣】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他的理想是“得广厦千万间,庇寒士俱欢颜”。我在考大学时也有同他一样的理想,如今我作为一位设计师,就尽我所能去完成这个理想。
我认为文学可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医学可以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空间可以提升国民的性格心态。综合素质、身体素质与性格心态一起,决定人的命运。我能做的,就是尽我作为设计师的能力,帮助农民改善生活空间,以提高他们的性格心态,从而帮助他们改善命运,这是我从小就有的想法,如今终于可以付诸行动了,我想有一天“得广厦千万间,庇寒士俱欢颜”终将实现。
余静赣:江西武宁丰良人,1979年考入重庆建筑大学,获建筑硕士学位,随后取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和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分配到国家建设部工作,1991年下海,创建广州三星建筑设计艺术中心,后更名为广东星艺装饰有限公司,经过10年奋斗,他的公司在全国65个大中城市拥有分公司370家,员工4万人,年产值近20亿。
他致富不忘家乡,2003年他投资近2亿在家乡武宁创办了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使2000多名贫困的农民子女学会了装饰技艺,将3万多名老乡吸收进入他的企业之中就业,事业如日中天时,他激流勇退,醉心于建筑艺术,行走十多个国家,边画边思考。汶川大地震改变了他的计划,地震当天,他身处成都,悲惨景象让他发誓要在地震灾区捐三年的命,于是他举起了中国第一赈灾义务设计大旗,行走在为农民做设计、建农民别墅的道路上。
随和、亲切、学识渊博、怀抱一颗心忧苍生的心,余工给人留下了太多的印象,这样一位设计师不免让人心生敬意,祝愿他的愿望早日付诸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