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朱华全,向测量八班的同学及家人问好,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五月八日是继长沙聚会后又一个难忘的日子。
我和林佳利一道,陪同余工到了他在汶川灾区义务援建的主要几个项目。有两个项目都是在山高坡陡的山顶上。一个叫布瓦寨,一个叫月里村。这天余工拖着重感冒和旅途劳累和身体到工地上,同当地村上的领导和乡新们商议援建项目的选址、修建宽敞明亮的教室,如何为当地的小孩接受更好的教育,把震后灾民的下一代培养成为英材而努力。我同余工的部下们进了交谈,他们既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专家,也有刚毕业有大学生。他们深深为余工为灾区人民办实事不求任何名利的行为而感动。他们在山顶上就是日常用水就要到山下几公里的地方去挑,上山下山大多是步行,早晚温差大易感冒、晴天太阳晒得皮肤发痛、风沙很大常吹得人无法睁开眼睛,就不要说什么文化生活这些了,生活之艰苦是可想而知的了。可他们没有任何的怨言,认认真真地工作着。余工及他的同事们的善举对使当地村民和我的心灵都受到振憾。余工不仅是为灾区作了大量的善举,更重要的是培差和造就了一大批有专业技术水平、有工作能力、能吃苦的行业专家。我虽然也在灾区工作,但我比起他们来工作条件就太好了,萦取太多了而有些不安!
通过对余工在灾区的善举的初步了解,我认为余工不仅是在事业上是成功的,更重要的是他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余工的善举会唤起全社会的人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关注、每个人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关注。
我和我们测八班的全体同学都加入到余工的行业里来,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管是为灾区、还是为社会公益事业做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