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700年的都城历史,给伊斯坦布尔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市内3000余座大小清真寺,可供全市1000万穆斯林礼拜之用。此外,城市内高耸的宣礼塔多达1000余座,在伊斯坦布尔市,只要举目四望,总会有造型各异的宣礼塔映入眼帘,故城市也有“宣礼塔城”之称。
在旧城区,有一处是1453年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二世进攻时曾以大炮破城之地,人称为“大炮门”。旧区城墙长7.2公里,有两重,内墙筑于413年,外墙筑于447年,外有城濠围护,内墙较高,约9米,厚4.8米,城墙上布以了望塔。了望塔高18米,间距54米。外城墙设有92座炮塔,今犹存56座。海边的城墙筑于439年。沿黄金角的城墙高9米,为石料构筑,原有110座了望塔和14座城门,今仅存小部分。沿马尔马拉海岸的城墙延伸8公里,今大部犹存。
旧城区的托普卡珀博物馆原是土耳其苏丹的宫殿,建于1478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辟为博物馆,博物馆占地70万平方米,馆内收藏有土耳其历史上许多珍贵文物,其中珍藏中国古瓷约1万件,已成为中土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见证。
伊斯坦布尔最著名的清真寺是建于1616年的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它有6个塔,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六塔清真寺。因造型别致,又以“蓝色清真寺”闻名于世。
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岸边上矗立着著名的多尔玛巴赫切宫。多尔玛巴赫切宫建于19世纪中叶,建筑精美,以精湛的雕刻和华丽的壁画、吊灯和装饰品著称。因其与建于15世纪的托普卡珀宫类似,所以被称为新宫,而后者被称为旧宫。
新宫坐落在海峡的欧洲沿岸上,宫殿建筑顺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绵延六百米,高大宽广,气势恢弘,隐约透露着曾经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的辉煌与富庶。新宫拥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会客厅,犹如迷宫。所有的门、窗和天花板都经过精心装饰,有些地方还用黄金点缀。其中最大的厅堂由56根圆柱支撑,吊着一个重达4.5吨、由750颗灯珠晶体构成的巨大枝形水晶吊灯。宫内还收藏有不少名家名画,分布于大厅及客房。新宫的后宫建筑更加气派,尽显豪华,让人叹为观止。浴室和卫生间全用白色大理石镶嵌,所有的门窗都是优质木材精雕细刻。卧室宽敞明亮,摆满豪华家具,一张巨大的铁床摆在房间的显要位置。门口台子上摆放的两个来自东方中国的精制大花瓶格外显眼。新宫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的鸟类大帐。过去,为取悦于住在皇宫中的帝王贵人,这里曾饲养过来自世界各地的鸟类。土耳其共和国的奠基人凯末尔于1938年11月10日在新宫去世。2004年7月,当雅典奥运会的圣火在伊斯坦布尔传递时,新宫是当时的终点站,人们在这里举行了庆祝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