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2017 报名 讲座
楼主: guangl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8第二期]] [分享]管理團隊——与大家一起吃苦的幸福!

[复制链接]

0

主题

117

帖子

69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4
171#
发表于 2008-8-2 22:36:00 | 只看该作者
哟 还真是哦 都不记得我了呀 哭哦``嘿嘿 你也要开心哦 有时间一定要给我们来顶帖子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7

帖子

69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4
172#
发表于 2008-8-2 22:3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175344150在2008-8-2 17:18:00的发言:

贾艳艳同学!~给你珍藏的东西别给用出去了啊!~

下次见到你,你得有拿出来的啊!~别没钱的时候拿出去花了 啊 !~

哈哈

问题不小哦 都不记得我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2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4
173#
发表于 2008-8-2 23: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2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4
174#
发表于 2008-8-2 23: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2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4
175#
发表于 2008-8-3 00: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23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9
176#
发表于 2008-8-8 19:29:00 | 只看该作者

速度都加QQ群啊!!!!

快点啊 天天在网上等你们回家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6534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521
177#
发表于 2008-8-10 01:0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guangli在2008-8-2 8:41:00的发言:

披荆斩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567

帖子

680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05
178#
发表于 2008-8-16 02:35:00 | 只看该作者
远足的故事总是有着无限的感动,今天,终于轮到我们成为故事的主角。
首先,我想问一个问题,大家累不累?腿疼不疼?
在以车代步的今天,连续步行80里,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奇迹。所以,请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在睡眠严重不足、体力消耗极大的情况下连续行走80里,回来依然坚持上课,忍着腿的疼痛,画出优秀的作品,这是一个更了不起的奇迹。所以,请再次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炎炎烈日,当头曝晒,近十四个小时的炙烤,远足里记录了太多让我们终生难忘的瞬间。
被我们记得的有凌晨四点集合时的气势恢宏和群情振奋,有沿途山峦朦胧的云烟和欢歌笑语,有曝晒时的汗如雨下,有一路的新奇,走不动的苦痛,相互帮助的感激。
通往山顶的路崎岖而陡峭,很多同学开始呼吸急促,脸色发白。葡萄糖不够,就兑在矿泉水里,每人喝一小口,小心翼翼的传递。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总有人陪着,在你最疲惫的时候总有人搭把手。在那个陡峭的、看起来似乎遥遥无期的山路上,在那些树丛和荆棘里,在那几乎就要支撑不住的时刻,没有一个人开口说放弃。站在回头山的山顶,使我们感动的不仅是那突然空阔起来的蓝天白云,山脚下小如蚂蚁的农家,更是我们一路相互扶持的温暖、决不放弃的坚强。
下山的时候,由于体力透支,很多女生行进得异常困难。身边那些英勇善良的男生们,尽管自己已疲惫不堪,却依然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搀着,扶着,甚至背着,在那山石间,以这样一种朴质而壮观的姿势下到山脚,在鼓励声里继续前行。
昨天,我们还在山上步履维艰的行走,而今天,疼痛过去,留给我们的却是挑战的喜悦,成功的宽慰,以及一幕幕美丽动人的回想。
有时候,奇迹似乎是高山大海的遥远,有时候却又是举手投足的亲近。80里远足,难度很大,而我们做到了。我们这个两千多人的团队,在浩浩荡荡的行进里,在半山腰艰难的搀扶里,在登峰临顶的欢欣鼓舞里,我们做到了。我们始终在一起,在一起成为我们坚持下去的最充足的动力。世界上最浪漫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风和日丽的时候在一起,风起云涌的时候更在一起。多么难忘的十几个小时啊,让这山峦去见证我们的友情吧,让这漫漫长路去记载我们的坚韧吧。
感谢精心安排这次远足一路为我们操心的领导们,感谢一路扶持鼓励我们的班主任和助教老师们,感谢为我们探路、确保每个人安然无恙的管理团队,感谢那些英勇无私的男生们,感谢美丽坚强的女生们,感谢我们自己。感谢远足。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567

帖子

680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05
179#
发表于 2008-8-16 02:37:00 | 只看该作者
关键词:“奥运教父”、申奥功臣、北京奥运
  • 内容摘要:“主席先生、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无论你们今天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将载入史册。但是,只有一种决定可以创造历史……如果你们把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荣誉授予北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7年后的北京,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主席先生、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无论你们今天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将载入史册。但是,只有一种决定可以创造历史……”
“如果你们把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荣誉授予北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7年后的北京,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7年前,713日,莫斯科,一位年届72岁的古稀中国老人,面对国际奥委会的各位委员和观众,以近乎完美的演说,深情述说了北京的渴望。
这是老人最动情的时刻,这也是他一生中,为国家做的最后一件大事。“Bravo(棒极了)”,都灵市冬季奥组委副主席艾弗琳娜在人群中大喊。很快,她的喊声被雷鸣般的掌声淹没了。事后,艾弗琳娜解释:“当时我太激动了,控制不住自己!”
那一晚,北京申奥成功了!何振梁,这个被誉为“中国奥运教父”的人物,由此被写进了历史。
人们说:没有他的努力,中国的奥运之路,将会再晚二十年!
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
现在,7年的时间过去了,关于2001年申奥成功的故事,何振梁已经讲了许多遍。但是,每讲一次,都会散发出迷人的力量。
何振梁记得,2001713日那天早上,在莫斯科的他起床,“拉开窗帘,红日高照”,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这是个好兆头”。
几千里之外的北京,刚刚下了一场暴雨,令早起上班的人们措手不及,天气变得更加闷热,一如等待最终结果人们的心情。
让何老感觉有些意味深长的是,在上午的会场中,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派他的秘书安妮来问:“北京”两字如何准确发音?
北京的外文拼音是Beijing,但根据西班牙语的发音习惯,j的发音一般是h,很可能把北京说成是北“兴”。
为此,何振梁根据西班牙语的发音习惯,把北京的拼音写成Beidjing,特地能使萨马兰奇能准确发出北京的拼音。
事后,何振梁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这个小插曲说明,萨马兰奇已认为北京会胜出,已在为宣布投票结果而做准备了。”
接着,是各自申办城市的陈述,大阪、巴黎、多伦多,轮番登场。
大阪陈述的主题是“运动的天堂”和“心和心的交流”;巴黎强调的是城市中的运动会,强调自由、平等、博爱在体育中的体现;多伦多的陈述出人意料,一开始是3名印第安人击着鼓,舞蹈着进了场,还有一黑人少女在唱歌!
这给中国代表团很大压力。
午餐的时候,何振梁安慰代表团的各位成员:“据我了解,委员们对这些花哨的内容,不会有多大兴趣,他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陈述的内容是否翔实而重点突出……我们按原计划做好我们自己的陈述就可以了。”
下午,牵动亿万国人的北京陈述开始了,先是何振梁的介绍,接着是李岚清、杨澜、邓亚萍等人从各自角度进行陈述,最后,何振梁又做最终陈述:
“在我的生涯中,我一直梦想着将奥运会带来中国,让我的男女同胞在我的祖国体验奥林匹克理想永恒的魅力。选择北京,你们将在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次将奥运会带到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让十亿人民有机会用他们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运动服务……”
两个小时后,当“北京”两个字从萨马兰奇的嘴里说出的时候,会场沸腾了,消息传到已经夜里10点的北京,北京沸腾了!
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等来到北京中华世纪坛,庆祝北京申奥成功;大学生们纷纷走上街头,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着对奥运的激情!

当萨马兰奇嘴里吐出“北京”时,会场沸腾了!
7年之后的何振梁,念念不忘的有两件事:
一件在悉尼———这个对于北京申奥有特殊意义的城市,那天夜里得知中国申奥成功,当地所有华人都跑上了街头,在悉尼的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大规模的华人集会庆祝;另一件是在回国后,何振梁收到一封来自台湾的信,写信人说:“何先生,(申奥成功)那一刻,不仅你流了眼泪;我们所有的中国人,也都流下了眼泪。”

一张载入历史的照片
男儿有泪不轻弹。何振梁说,为中国奥运,他流过两次,一次是在莫斯科;另一次,是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
那是在1993923日,蒙特卡洛下着大雨,200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表决正在进行。柏林、悉尼、曼彻斯特、北京、伊斯坦布尔依次向国际奥委会全会作陈述报告。
何振梁代表中国站在了讲台上,他说:“1981年,当我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并庄严地宣誓——我愿意竭尽所能为奥林匹克运动服务——的时候,我心中升起了一个愿望,就是看到奥林匹克运动会能在我的祖国——中国举行。”
“我的命运与我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我少年时,有过苦难的岁月。进入青壮年后,经历过艰苦的磨炼,也享受过取得成就的欢乐。中年后,改革开放迎来了祖国和我个人新的前景……”
何振梁的夫人梁丽娟说,这一天,何振梁的心理压力大极了,尤其是宣布表决结果的那一刻,而他的心脏不好,为防意外发生,梁丽娟不仅给老伴口服和外贴了防止心脏发病的药,还在口袋里放上急救的口服药和喷雾剂。
最终,悉尼申奥成功,何振梁强作欢颜,祝贺站在他身边的国际奥委会第二副主席、澳大利亚人高斯帕。他知道,看着他的有来自全世界的目光,而他,代表着中国。
回到宾馆后,深感疲惫的何振梁将自己泡在了浴缸中,女儿从北京拨来电话:“爸爸,怎么会是这样,我们不甘心!”何振梁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失声痛哭!
“本来,是忍住了,尽管我的夫人跟我在会场出来就跟我会合了,她安慰我,我们两个偷偷的流泪,但回到旅馆,北京女儿来电话,哭着跟我讲,说不能接受这个情况,我忍不住,还是嚎啕大哭一场……”
那一年,何振梁65岁,两鬓斑斑。

在蒙特卡罗回北京的飞机上,何振梁同记者一一握手,连称“对不起”。
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经历,何振梁说,有一张照片给了他难忘的印象。那是一张有很多人的照片——国家体委老领导荣高棠、李梦华,还有一个是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他们都在北京等待着听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最后的表决结果。
但是,不是北京,是悉尼,他们失落的表情,永远地凝固在那个地方。

在北京中央电视台转播中心,当北京申奥失利的消息传来,荣高棠、李梦华等人失望的表情就此定格
“这张照片,我永远会记在我心里,脑子里面跟心里面,我觉得我作为国际奥委会的成员,我确实是辜负了大家的重托……”何振梁说不下去了。
一个国家一个世纪的梦想
何振梁认为,自从中国将他推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那一刻,他的身上就多了一道沉甸甸的责任。
第一次申奥失利之后,他内心波涛汹涌——“我做了我该做的事情,但并不因为你做了该做的事情,就可以感到心安理得……当你知道老百姓为了支持申办做出了那样大的努力,不管是物质上的,特别首先精神上的,你就知道你所肩负的责任的重大!”
确实,奥运承载了中国太多的民族梦想和希望。
1894年,筹备第一届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向中国发出了邀请。但是,当时的清王朝因正忙于内忧外患之中,无暇顾及体育之事,也根本不知道奥运会为何物。

1908年,《天津青年》在“竞技体育”栏目中,发出了悲愤的三个诘问: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派一支代表队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
无人能够回答!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将在洛杉矶举行,国民党政府本不想派人前去,没想到,日本侵略者一手扶持的伪“满洲国”,却宣布东北籍短跑运动员刘长春代表他们参赛。这激怒了国人,时任东北大学校长的张学良将军咽不下这口气,决定资助刘长春代表中华民国去参加奥运会。
这是怎样一次让人潸然泪下的悲壮旅行哦——偌大的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竟然只派了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在海上飘泊20多天后,刘长春才到达洛杉矶,疲惫不堪的他虽有一定的实力,却难以进入复赛。
四年后,柏林奥运会,更凝聚了中国人的血泪——运动员回国没有经费,全靠华侨捐助,途经新加坡时,当地媒体画了一幅漫画:一群长袍马褂、行容枯槁的中国人抬着一个大鸭蛋,标题正是“东亚病夫”!
一百年过去了。
现在,北京奥运会的大幕已拉开,何振梁说,他“最大的愿望已经实现”,开始准备享受北京奥运会带来的喜悦和轻松。
“对中国来说,北京奥运,不仅是一个民族梦圆的时刻,更是一个民族精神自立的起点。中国人应如释重负,卸去“我不如人”的历史包袱,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老人这样说。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567

帖子

680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05
180#
发表于 2008-8-19 05:02:00 | 只看该作者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792-8586998

总统家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日:08:00-22:00

总统家微信

©2014  九江总统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赣ICP备17005700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总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