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Art在2009-11-23 14:47:00的发言:
行笔乡村的情结行笔乡村实在是快乐哈。
我是个地道山里农民出身,上大学/做建筑设计/开公司/努力艺术空间哲学研究都没能改变我那天然农民气息丝毫。城里生活压根就没引起过我的多少兴趣,名装名服名车名吃包括卡拉OK茶楼酒肆名店什么的都不曾多光顾一回。进城近三十年心里牵挂的至今还是农家小院与地里庄稼收成。每当进入农田地界就总有热泪汹涌感……这大概就是命。从小生活在穷困的山村,生活虽说不上什么好与不好……但乡村建筑那自由族落天然般合情合理,大屋天井间的风来雨去……农居厅屋檐下的燕子窝之祥气还有那大树水井相依互存都是诗都是画。我喜欢写画乡村……
上大学时就渴望有一天开始能背着简单画具行囊跑遍世界画写到每个乡村角落……这一天终于于二00年四月某天正式到来。那天是在上海,突然放下手边繁复的工作独自一人跑到多伦多路文化街老电 影院咖啡小屋坐下来架起临时买的速写本美工笔炭素墨水全新装备画起咖啡馆室内空间来。这张速写花了四个钟头是十足的慢写……虽说做设计十几年一直手绘不离,快速草图设计让我建筑师生涯有种说不完的顺利畅快,但如此爽快的速写应是大学后第一张。
从上海这一天开始到如今行笔长江、黄河流域/尼罗河、亚马逊河流域/莱茵河、多恼河流域的沿岸乡村古镇……画了不下万幅乡村建筑写生稿,自得其乐无穷……在乡村建筑写生过程中了解农家农事与农夫们的喜忧愁乐对我从事的乡村家居设计大为有用。我满足这笔行天下乡村建筑的写意生活……
这二集速写仅是近几年带学生写生横路木街与庐山山墅部分画稿,属长江流域乡村建筑系列。谈不上是画作,记录下的是自己对这些乡村建筑空间的感受与感悟。本来没信心出版,但看了年轻哲学诗人宫蔚国先生写的诗极有空间意境,本人又来劲了……
欢迎读者抛砖头,我是农民建筑师正需要大量砖头来助“十方”砌起乡村新建筑。
余工2009年11月23日于(去贵州沿河土家族写生)火车上
余工是个说到做到的人!一切皆有可能!支持余工,余工一直都关心着他的乡村们,而且用实际证明了,佩服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