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古风雅韵中
——余工作画烟水亭
美丽的九江城,迷人的甘棠湖。
9月10日这天,正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刚刚在前一天晚上被九江职业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和建筑工程学院创业导师团导师的余工,利用中午时间,独自来到九江市中心的甘棠湖畔作画。提袋里装的只是一支画笔和一本画夹,连小凳子都没带一个。虽说伏天已过,但正午时分的秋老虎余威不减,30多度的高温依然让湖边的游人热汗涔涔。甘棠湖的百般娇媚、万种风情让余工兴致倍增,他在湖边先为湖中的烟水亭画了几张全景图,然后走过九曲桥,进入烟水亭。
坐落在湖中的小岛烟水亭,相传是东吴水军都督周瑜的点将台,上面建有浸月亭、翠照轩、五贤阁、众妙楼、纯阳殿、点将台等不同风格的古建筑,那古香古色的雕梁画栋、斗拱飞檐不仅传递着古人的思想和智慧,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让1500平方米的有限空间流荡着品味不尽的古风雅韵,再加上挂满枝头的石榴、枝繁叶茂的香樟、芭蕉、翠柳和那一树树盛开的紫薇花的簇拥,以及假山、草坪的点缀,让人在这里感受到一种穿透时空的古朴的美。
面对着形态各异、意趣盎然的古代建筑,余工坐在石凳上,全神贯注地进入了创作的佳境,引得游人驻足围观,
随着画笔的移动,一张张画作迅即完成。流畅的线条布局、娴熟的绘画技巧,余工将眼前的景物注入他独特的感悟和思考,让这些无言的景物变得活泼灵动、神采飞扬,显示出特有的美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五贤阁前作画时,无石凳可用,余工将一张纸铺在地上,准备席地而坐,幸得一位在旁边卖画的颇具仙风道骨的长髯老者以一把竹椅相借,使余工免了坐地之苦。二人相互交谈之后,竟引以为友,欣然合影留念。
中午正是吃午饭的时候,余工却一心一意地作画,创作的激情让他忘记了饥饿和困倦。五个小时过去了,到下午三点钟,余工才收起画笔和画夹,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个让他流连忘返的水中小岛烟水亭。
余工有慧眼,让烟水亭有幸进入他的视野和他的画作。烟水亭不会忘记那个为他留下倩影的戴着红帽子的高个子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