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 剪辑台本
画到巴黎 ——丰良人的远足之梦 [修改定稿本]
[用几秒钟黑画,出远行者在路上的声音和音乐] (出黑底白字字幕)一个人最重要的不在于你身在哪里,而在于你走向哪里。 ·片 头· [渐现晨光中的国际丰良艺术学院全景、中景、近景] (画外音起)这是位于中国幕阜山下一个叫丰良的地方。丰良很小,小到一般县级地图上几乎找不到它的名字。丰良也很大,大到从“庐山到巴黎”的路上,到处印满了丰良人远行的足印,到处传扬着丰良人为艺术献身和殉道的精神。是什么使得这样一个很小的地方变得很大乃至声震四方呢? 出片名:画到巴黎——丰良人的远足之梦 ·A· [山水。倒影] [一群青年画家在山水间涂抹] [余工和他们一起作画的场景] [渐渐推余工特写、近景] (画外音又起)故事还得从一个人讲起。这个人叫余工,是中国南方一家星艺装潢设计集团的创始人,大大小小的孩子都喊他余工。余工以一种全新的“读无字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在他的家乡丰良,办起了一所以研修装潢设计为主要内容的丰良国际艺术学院,对中国时下一成不变的“读死书”和以“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大胆颠覆和改造,深受孩子们的爱戴和尊重。余工与他们朝夕相处,余工和他们患难与共,久而久之,余工也就成了他们人生起步时的精神领袖,成了他们涉世之初领跑人生的终身恩师和朋友。 (余工的同期声)记得十一岁那年,公社礼堂放电影前习惯放一段新闻宣传片,那次被我赶上一段巴黎市民过五一节在香榭里大道载歌载舞的短片电影,好精彩,精彩得无法形容。原来世界很大很美丽,那场景美丽得我随后近二十年把去巴黎作为人生必到的艺术圣地。看到电影中的美丽巴黎,我兴奋得几天没平静下来,多么高的铁塔多么宽的大街多么漂亮的房子,还有街道,到处有喷泉雕塑和美丽的人群!我家门口正斜对的龙王山尖也好高,那时觉得能爬上这龙王山才叫痛快,农村孩子野,经常比高就爬树,比快就爬墙,既比快又比高就爬龙王山的山尖尖。从电影上看到的铁塔似乎比我们龙王山还高,啊,我想爬巴黎那高高的铁塔,还想看看那高大美丽的人群,“我要去巴黎,我一定要去巴黎!”我在告诉山村小朋友,我从小就喜欢吹牛吹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去实施。我告诉龙王山告诉星空,我告诉所有能告诉的人。 画面:远足队队员整装待发的情景。 画面:远行队员的誓言:“我叫×××,我是来自×××……” “我叫×××,我是来自×××……” “我叫×××,我是来自×××……” (画外音)谁也没有想到,余工童年时做的这个梦,竟奇迹般的诱发了几百人、几千人乃至几万人都来做同样一个梦。二十年的今天,他们起步远足去巴黎。二十年后的某日,也许会有人从巴黎起步——远行来中国来丰良!巴黎沿途都是秀丽风光,因卢浮宫、香榭里大道、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等古典建筑,也因红磨房及市民的浪漫,更因这里聚集了众多艺术明星而成为当今世界顶级艺术之都,这一切使得这些远足者们惊羡不已,梦寐以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