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陵
提到炎帝陵,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熟悉是因为我的家乡就是在炎帝陵,孩提时代就常听到有关炎帝的传说,相传炎帝是上古时代姜姓部族的首领,他教百姓农耕田地,发展农业,故称他为神农氏。他用火给人们带来好处,用火治理百害,于是称他为炎帝,他敢为天下先,亲尝百草,为后人进行疾病治疗,提供了有益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亲眼目睹过,近年来,这些建筑的变迁筑式。陌生,是因为我常在外地读书,背井离乡,漂泊不定。难以回家一趟,即使回去了,也未曾去关注它,偶尔大老远的望上几眼,微微一笑,感慨它的风雨历程变迁罢了。
炎帝陵,自古称为“皇山”,是因为炎帝曾是一位治国有道。安民有方的杰出帝王。自然它的安葬之地与“皇”字有关,皇山占地面积2.4平方千米,陵区山峦叠翠,古树阴翳,烟云出没,浑厚而苍劲,如同宫廷般的气魄。
炎帝陵始建于宋代,历年以来不失修葺不辍祭祀。最近,1954年又遭大火焚,仅留残墙遗址,1985年得以重新修复。
这些仅仅是过去,是它的历史,它的文化,它的遗址。
今日,我是作为一个远足巴黎队员来到此地,重温旧故,蓦然回首,存在着异样的感触,。炎帝陵之所以游客不多,但声名远播,是因为它吸引人的并非其建筑外表,庄严,华丽,气势宏伟并非其自然环境的浑厚苍劲。还在于它的精神内涵,在于那种万古流芳令世人敬仰的开拓精神和奉献精神。
特别是每逢祭祖的时候,大家走在一起,不论地位高低贵贱,面对祖先共同朝拜,同心同德,皆有天下人情同手足之感。中华儿女皆是炎黄子孙。在这此时此刻怎不能燃起大家团结一致,共创中华繁荣富强的决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勇无止境的奋斗精神。
炎帝胸怀博大,以天下为大,敢为天下先,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至使炎帝陵成为历代人缅怀祖先的圣地,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孝”字。
继祖是勇不过时的活动。
这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部分。
看到一早,这么多领导人前来祭祖,也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后人缅怀祖先的热情,我们要吸先祖精神之灵魂,奋斗不已!
远足队员:周章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