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的诞生,
与屋顶的诞生密切相关,
商代的时候,
先民创造了前后左右各有斜坡的屋顶,
就有一根“正脊”。
就像人的背脊一样,
挑起了四面坡。
0GtD879ck4.jpeg (74.79 KB, 下载次数: 3)
从西周开始,
人们对屋脊有了足够的重视。
周代,开始使用瓦,
人们用板瓦铺屋面,
用筒瓦覆盖脊,
用瓦当挡住出挑的椽子。
后来有了正脊和垂脊的区分,
前后坡相交的部位被叫做正脊,
左右两坡前后坡相交的部位,
为四条垂脊。
0Gr7SCsoeU.jpeg (82.28 KB, 下载次数: 8)
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
0Gr7SChxtd.jpeg (36.83 KB, 下载次数: 5)
秦咸阳宫复原想象图
0Gr7SCPftT.jpeg (75.74 KB, 下载次数: 6)
西周建筑复原图
屋顶由于脊的不同,
被赋予了不同的叫法,
和独特的规制。
先人们用“脊”,
来为屋顶每个坡最顶部的木构件命名,
也说明在人们的心目中,
脊的重要性,
正如在人的身体骨架中,
脊的重要性。
0Gr7SCf81X.jpeg (56.78 KB, 下载次数: 4)
0Gr7SCsj2P.jpeg (62.59 KB, 下载次数: 6)
0GtD879ck4.jpeg (74.73 KB, 下载次数: 9)
梁
梁,是古建筑结构中,
承载建筑重量的,
非常重要的结构构件。
古建筑是木结构的框架结构,
由梁和柱共同组成,
一方面承受自身的重量,
另一方面也在抵抗着
雨雪、风暴、地震等自然灾害。
0Gr7SC3gXN.jpeg (78.78 KB, 下载次数: 6)
0Gr7SCm4bS.jpeg (88.64 KB, 下载次数: 7)
首先,
它表现了“梁”的承载能力,
梁很能承重,
这样才能藏身梁上。
既是藏身梁上,
也就说明在梁之上,
屋顶之下有着相当大的空间,
足以藏身。
脊和梁的装饰
0Gr7SClSXu.jpeg (136.95 KB, 下载次数: 9)
0Gr7SCm4bS.jpeg (92.22 KB, 下载次数: 4)
▲汉代的高颐墓石阙
我国从汉代开始就进行对屋脊的装饰了
对脊的装饰位置,
主要是在正脊的中心、两侧,和
垂脊的低的一端。
皇家建筑、官式建筑,
装饰风格比较严整,
而民间建筑、寺庙建筑比较丰富。
0Gr7SCfg9t.jpeg (93.07 KB, 下载次数: 10)
厦门南普陀寺
0Gr7SCLdlS.jpeg (68.46 KB, 下载次数: 6)
广东大埔百侯客家民居
0Gr7SCm4bS.jpeg (91.01 KB, 下载次数: 8)
东莞南杜社村祠堂
0Gr7SCRg3V.jpeg (116.11 KB, 下载次数: 7)
嘉兴烟雨楼
0Gr7SCuteD.jpeg (88.51 KB, 下载次数: 5)
宁波天一阁
梁的装饰,
主要有雕刻和彩绘两种。
雕刻的做法通常是在民居中,
以安徽、浙江等地雕工尤精。
0Gr7SCI1wJ.jpeg (111.36 KB, 下载次数: 5)
上海沈宅雕花梁
0Gr7SCuteD.jpeg (78.8 KB, 下载次数: 7)
安徽宏村月梁
0Gr7SCwrgJ.jpeg (68.83 KB, 下载次数: 7)
乌镇民居中的透雕梁
彩画作为装饰方式,
在民居建筑中,
显得更加清新雅致。
官式彩画就鲜艳华丽许多,
明清官式彩画等级由低到高,
分为苏式彩画、旋子彩画、和玺彩画。
帝王使用的是和玺彩画,
官建大型公共建筑如寺庙、享殿等
用的是旋子彩画,
皇家园林里采用苏式彩画。
彩画不仅仅是梁等木结构的装饰,
还能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防止木头的腐烂。
在封建王朝,
彩画最重要的作用,
还是区分等级以及宣扬教化。
0Gr7SCBCl6.jpeg (107.74 KB, 下载次数: 5)
北京北海公园苏式彩画
0Gr7SCgB81.jpeg (156.71 KB, 下载次数: 6)
和玺彩画
0Gr7SCLM0L.jpeg (82.83 KB, 下载次数: 6)
山西乔家大院
0Gr7SCO74I.jpeg (90.01 KB, 下载次数: 5)
苏州忠王府彩画
0Gr7SCwrgJ.jpeg (73.15 KB, 下载次数: 7)
山西晋城市高平南庄玉皇庙
0Gr7SCWxnR.jpeg (143.12 KB, 下载次数: 6)
北京北海公园苏式彩画
欢迎光临 总统家 (http://www.ztb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