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家

标题: 焦点:2010年9月远足巴黎艺术采风之旅——印度写生专辑 [打印本页]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7 10:19
标题: 焦点:2010年9月远足巴黎艺术采风之旅——印度写生专辑




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远足巴黎艺术写生之旅印度行

为了加强水彩与手绘艺术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普及水彩与手绘艺术,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发起远足巴黎艺术写生之旅活动,2010年9月26日至10月5日,学院组织一批知名水彩画家和各大院校参加庐山艺术特训营特训的优秀班主任和助教去印度进行为期10天采风写生。这次印度之行是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远足巴黎艺术新长征活动的又一出重头戏。

参加这次到印度写生的有夏克梁、陈飞虎、吴霞、等著名画家以及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执行总裁尚龙勇、执行副总裁邓蒲兵和10位来自全国各大院校参加特训的优秀班主任、助教一同出国采风。



作者: 喜_树    时间: 2010-9-27 10:32
#%*@!.....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7 16:16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18

9月26日,大家在机场合影留念。晚些将乘飞机飞往印度第一站首都新德里。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18

出发前先在机场照相留念下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19
一次艺术的全新体验即将开始!此刻大家的心情也是激动不己了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19
出发咯……

作者: 喜_树    时间: 2010-9-28 15:22

插足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37


新德里简介

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位于该国西北部,座落在恒河支流亚穆纳河西岸。“德里”一词来自波斯文,意为“门槛”,或者“山冈”、“流沙”等,这些说法来自于古代印地语。
德里是古老传统和现代化相互结合的一座城市。老德里如一面历史镜子,展现了印度的古代文明,新德里则是一座里程碑,让人们看到了印度前进的步伐。老德里历史悠久,建都公元前约1400年,公元前1世纪,印度王公拉贾·迪里重建此城,德里由此得名。1911年英国殖民统治者驻印度总督将首都从加尔各答迁至德里,在旧城以南3公里处兴建新德里,1931年起,新德里开始成为首府,1947年印度独立后宣布为首都。

位置:德里位于恒河平原西部,临近北方邦和哈里亚纳。距离喜马拉雅山160公里,在恒河支流亚穆纳河东岸。
面积:1,483 平方公里。
人口:13,800,000
民族:印度-雅利安人,德拉威人等。
语言:印度语、英语。
宗教:印度教,穆斯林,基督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等
时区:GMT/UTC +5.5
区号:11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37
晚上即到达印度首都新德里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38
印度旅途的第一天早上,不知道上面写的上面……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38
印度的街道,即是早上出行的印度人民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39
空调真多……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39

等待公交车,准备去上班的人们……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40
应该是婚嫁所用的“马车”……坐这车溜达一圈,回头率应该挺高的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41
别具特色的印度建筑……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42
看到这条街,很是有亲切感,难道横路街搬到印度来了?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43
山寨版的横路老街……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45
挺沉的……可见三轮车的质量很好,如果三轮车的司机和乘客的角色调换过来的话,画面应该能和谐很多……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46
去上课的学生……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46
还是有点像横路老街……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48
后面的那位印度妇女,似乎对前面的这位帅哥很好奇……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49
每天走在这像蜘蛛网的电线下,多少应该会有点阴森的感觉吧……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49
熟悉的麦当劳……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50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50
别具特色的印度建筑文化……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51
可爱的夏克梁老师,装扮很时尚……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52
晚许,回到了当时居住的酒店……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52
激动之余和印度友人来张合影……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52
这位友人好像对夏老师的帽子很感兴趣……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52
和邓老师的合影留恋……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53
很具特色的印度房子……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53
呵呵,中国的三轮车夫在印度营生的真实写照……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53
等待客人上车的邓老师……后面的那帅哥为什么不拉了?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5:54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03
印度的广告牌,但是看不懂……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04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07
印度新德里的旅游景点……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07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08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14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14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15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16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16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18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19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19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19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21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22


作者: 过路的人    时间: 2010-9-28 16:22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23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24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24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25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26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27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28
有点像法国的凯旋门……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28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29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30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30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28 16:31


作者: 喜_树    时间: 2010-9-28 16:36

肌理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20
写生团队第二天行程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22

泰姬陵

这就是世界上最美的建筑之一——泰姬陵,我想,她的美,不仅是建筑上的造诣,更是爱情的永恒之美!

泰姬陵,全称为“泰吉·玛哈尔陵”,又译泰姬玛哈,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被誉为“完美建筑”。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美丽无比。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2007年7月7日,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据说沙贾汗的宠妃芭奴是一位具有波斯血统的绝世美女,性情温柔,擅诗琴书画。她二十一岁时与当时为贾汗吉尔国王的三王子库拉姆结婚。她婚后与库拉姆同甘共苦,行影相随,足迹遍布疆场。一六二八年,库拉姆经过一场血战继承王位,给自己取名沙贾汗,意为世界之王。芭奴也因此得到宫中最高头衔 ——大穆塔孜。但是好景不长,一六三一年,大穆塔孜在跟随沙贾汗南征时,因难产而死。当时年仅三十九岁。在她婚后十八年里,共为沙贾汗生下十四个子女。存活的只有四男三女。大穆塔孜之死,令沙贾汗伤心欲绝,他决定为宠妃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丽的陵墓,以表达他对宠妃的思念之情。同时,下令宫廷为她致哀两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

泰姬陵于1631年开始动工,历时22年,每天动用2万役工。除了汇集全印度最好的建筑师和工匠,还聘请了中东、伊期兰地区的建筑师和工匠,更是耗竭了国库(共耗费4000万卢比),这导致莫卧尔王朝的衰落。沙·贾汗国王本原计划在河对面再为自己造一个一模一样的黑色陵墓,中间用半边白色、半边黑色的大理石桥连接,与爱妃相对而眠。但泰姬陵刚完工不久,其子奥朗则布(Aurangzeb)弑兄杀弟篡位成功,沙·贾汗国王本人也被囚禁在离泰姬陵不远的阿格拉堡的八角宫内。此后整整8年的时间,沙·贾汗每天只能透过小窗,凄然地遥望着远处河里浮动的泰姬陵倒影,后来视力恶化,仅借着一颗宝石的折射,来观看泰姬陵,直至最终忧郁而死(病死)。但有幸的是,沙·贾汗死后被合葬于泰姬陵内他的爱妃泰姬的身旁。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24
另一个角度看泰姬陵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25

泰姬陵中心的穹顶

泰姬陵最引人瞩目的是用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对称,中央圆顶高六十二米,令人叹为观止。四周有四座高约四十一米的尖塔,塔与塔之间耸立了镶满三十五种不同类型的半宝石的墓碑。陵园占地十七公顷,为一略呈长形的圈子,四周围以红沙石墙,进口大门也用红岩砌建,大约两层高,门顶的背面各有十一个典型的白色圆锥形小塔。大门一直通往沙杰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则摆放了他们的石棺,壮严肃穆。泰姬陵的前面是一条清澄水道,水道两旁种植有果树和柏树,分别象征生命和死亡。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27
泰姬陵四周的墙壁,都是用这样的彩色石头、贝壳磨成薄片,再一片片镶嵌起来,最后组合成花草等图案的,这么精细的制作,自然是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2万劳力历时22年而成的建筑果然不同凡响!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28
更近点观看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29
另外个角度观看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31
泰姬陵整个建筑处处可以看到对称的美,比如这个泰姬陵的入口,以红岩砌成。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32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33
另一个角度观看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35
城堡的细节……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36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37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38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38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39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39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40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42
泰姬陵四周的外围墙……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43
泰姬陵的入口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44
泰姬陵的出口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54
休息的旅游人士……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55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55
意外的看到了几个持枪警察,了解后才知道,08年11月26日晚,孟买的泰姬大酒店等多处发生炸弹袭击,188人死亡313人受伤。因此举国高度重视,周围加强了巡逻也不奇怪。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55
呵呵 夏老师不知为何笑如此开心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56
路上拍的几处建筑……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57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57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0:58
印度的旅游项目大致可为三部分:首先是古堡陵园,著名的有红堡、胡马雍陵、泰姬陵,代表了印度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准;而甘地陵是印度国父“圣雄”甘地的陵墓,接下来可以瞻仰一下印度古老的佛教圣地圣迹,其它著名的还有王舍城、那兰陀寺等,最后的旅游项目是参观印度的石窟神庙,那里有多姿多彩的佛教塑像、雕刻和绘画,是研究印度古代文化艺术的绝佳之地。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4:13



阿格拉红堡

阿格拉红堡,距新德里以南200公里。比德里红堡占地面积大得多的建筑群,占地方圆3公里。1983列入联合国UNESCO文化遗址

一般认为阿格拉堡是由阿克巴大帝建立,由继任者进一步扩建的。但实际上阿格拉堡本来是个小城堡,是一个印度将军看准了阿格拉在雅穆纳河边的战略重要性,早在5世纪时建立的。

后来,印度皇帝和他们的王朝被穆斯林统治者所推翻,小小的阿格拉堡被扩建为一座巨大宏伟的城堡。

洛迪王朝于13世纪重建阿格拉堡,莫卧尔大帝阿克巴于1565年维修阿格拉堡。
虽然当初,莫卧尔大帝阿克巴维修出于军事目的,但他的儿子贾汗吉尔和孙子沙贾汗,却把它变成了雄伟壮丽的宫殿式城堡。

雄伟华丽的阿格拉红堡,曾居住过印度三位伟大的帝王---阿克巴大帝、贾哈吉尔和沙贾汗王。

他们在城堡里度过充满传奇和荣耀,同时都有着浪漫忧伤的爱情故事的一生,更让人唏嘘的是:他们都面临儿子背叛,兄弟残杀的悲伤。

城堡内的建筑物,因为由历任莫卧尔君王所建,形成许多不同风格的宫殿。

三世王建造时为红色,四世王爱白色,故部份城墙以石膏敷上,年久剥落则不及红色美观。

五世王沙贾汗大兴土木,多半采用白色大理石建材,比较注重雕刻和装饰,墙壁花纹不少以宝石镶嵌,细腻别致。
于是,城堡里便有了更多宫殿、集市、居民区和大清真寺,形成了一个坚固而繁华的城市。
17世纪中叶,沙贾汗又迁都德里。不久,他的儿子奥朗则布篡位。奥朗则布将其父囚禁于阿格拉城堡,达8年之久。
却不曾想,这位痴情皇帝最终只是为自己建了一座华丽的囚牢。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4:14
一眼看去,这座红沙石建造的宏伟建筑群坚不可摧,固若金汤。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4:15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高大的城墙和城门,这是阿克巴大帝所建,样式融合印度及中亚风格,洋溢粗犷大气。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4:17
城堡四周环境幽静,黄昏时有成群的猴子出没,其中黑脸猴子较为温和,红脸猴子可千万惹不得。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4:21
如今开放的门是阿玛尔辛格(Amar singh Gate),名字来自祖德浦尔(Jodhpur)一位王公Amar Singh Gate)。
1644年,他企图从公众厅偷取帝王的珍宝骑马逃跑至此,被愤怒的沙贾汗射死,取其名自是为了告诫其他不法之徒

作者: kanghui19851227    时间: 2010-9-30 14:21
这个气势宏伟的皇宫在新德里城内,是17世纪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帝王沙杰汗建造的。长约915米,宽518米,因为它的城墙和内部是用红砂石砌成,所以称为“红堡”。





欢迎光临 总统家 (http://www.ztbs.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