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呢?想了想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先说一下我是怎么来到这里的。特训营有个人叫小白,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呢?叫小黑。相信大家都不知道,不知道也没有关系,慢慢的你们会知道的。白跟黑碰到了,就凑在一起,没事就瞎聊呗!于是,有一天小白跟小黑说,让我来这里逛逛,发发帖,这里有红的、绿的、蓝的、黄的。。。。。反正都是人才,综合在一起就描绘出了未来。然后我就来了,因为未来不能缺少黑色。简单吧!我就这样简单的来了,真的简单吗?再想想。那就用简单的逻辑思维来想想,“小白”顾名思义,应该是个皮肤比较白的人,“小黑”按理来说是个比较黑的人,但现实中我这个小黑比那个小白要白。不简单了吧!就像1+1=2,看起来简单,但换一种思维去思考,其实很多简单的外表下面包含了太多复杂的因素,但发展到最后其实又变得简单而平淡~~~~呵呵!没睡午觉,头脑不清楚,所以就语无伦次了,多多包涵!
上百年的木窗户、干枯的丝瓜囊、破旧的桌面、破罐、绳索
阿里斯托芬?海盗?塞内卡?不管是谁,从他脸上布满的沧桑,凹陷的面颊,脸上的皱纹,脖子上的大筋和探索的眼神,可以看出他内在的精神和紧张的情绪。我画的时候用笔也是跟着人物的性格特征,用笔粗旷、大胆,注重人物的神态刻画而舍弃一些过小的细节
不错~~~
16开素描纸 破罐子+破杯子+破大蒜(+光线)=?
透过红砖墙和暗红色的窗,去看窗户里面的世界,欢快的声音时不时传到窗户外来
水彩
时间:某年某月某日某晚 天气:反正很冷 地点:庐山牯岭街 工具:主要是右手 主题思想:你猜(答案:恭喜你猜对了)
时间:那年那月那日的那晚 天气:依然很冷 地点:没动 工具:同上 主题思想:你再猜(提示:上下对比,你会有所发现)
大洞的老房子,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前后三个厅,里面大门、窗户、横梁全雕刻着优美的花纹,拿着钢笔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下手,走进去眼球很容易被那些雕刻吸引住,而忽略了整个建筑的魂魄和气质。所以你得花很大的勇气从那些华丽的表面挣脱出来,再从另一个高度去重新审视其内在的气质和价值。但又不能完全摒弃它旧日的繁华。
不错~~~
500年前是一家啊!老邓
水彩 农家小景
在丰良有点年头了,去年寒假,闲着没事把住的房间折腾了一番,完全是自己动手做的,发几张上来晒晒
这张桌子是用捡来的四块四开的画板拼成,前面的栏是用水管做的,不到5元,外面用丙烯刷成纯白色,里面用纯色的蓝、绿、橙三块大面,色彩鲜艳,视觉冲击力特别大,为了降低视觉冲击力,在前面加了九根小柱子,之所以用九根是因为九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是一个特别尊贵的数字,这样在形式上起了美化的作用,又起来缓冲视觉的作用,灯管照过来又形成了特别漂亮的投影,里面在装个灯笼效果更好,。旁边的凳子死学校原来开酒吧弄来的,后来酒吧没有开成也就在一边闲着。桌子上的花瓶是捡来的,上面的花是花了10元买来的,茶具是原来的女朋友从景德镇买来送我的,上面的马灯也是捡的。可以坐在这里上网、喝茶、休息、会客、吃饭等等。
在展墙下面放了很多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坛子和雕像,是我让它们从垃圾一下子变成了艺术品,在现实生活中也未成不是这样,一事物没有放在它恰当的位子上它的优势就转变成劣势,都得找到它们最好的契合点,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我们都要尽可能的找到自己的那个契合点,才可以把自己最大的优势发挥出来,这是我想要表达的
墙面上大小、横竖、黑白错落挂上自己一些作品,这样就不会显得太死板,画都是自己一张张裱好的,都是自己平时画的一些小画
这展台用捡来的两块板子做的,再刷上黑白两种颜色,上面用黑色,下面用白色这样重心就稳了,后面的背景也是用捡来的板子做的,刷成蓝黑两种方格子,形式和色彩上更符合男士的特征,中间的空白留着装一面镜子
这一块主要是要突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书柜和门,书柜用中国红、白、黑这三种三种传统颜色,挂上从破烂店买回来自行车的钢圈,挂的位置也是经过反复考虑的,目的是从形体上破了书柜方方正正的形体,功能上又充当了掩门的作用,但用不失装饰的效果。旁边的的门是自己做的,再刷上蓝天、草地的颜色,在用黑边把收起来
上面画上一些中国汉字的笔划,这样有传统的风韵,但又不失现代的感觉
葫芦、装了水的坛子、人物造型,营造一种哲学韵味,以后在坛子里面再放上一朵睡莲就美了,找不到。可是刚把水倒进坛子,不一会就漏出来了,原来是个破坛子,要想法子修好来。
前面的前屋,下面的里屋
床边的窗户,用上面的五种颜色把玻璃贴上,这纸透光的,窗户朝东面,所以每天早上太阳出来的时候,太阳光就会透过这五彩纸,形成五彩光映射到床上,想想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睛就看见这些光,多幸福啊!可是由于纸太厚,结果没有光了,哈哈!!!
卧室一角,这三篮花花了我70块,心痛啊~~~~太贵了
白天看窗外的感觉,像不像一个个彩色的音符,风吹的时候这些彩色的音符就开始舞动了
小书桌,找点当学生的感觉。移动起来比较方便,不用的时候就当展台,旁边的门帘也是自己做的,上面的水粉画当然是自己画的了,给学生的示范画~~~
床头一角,这张画是照着网上的一种图片,用丙烯画的。床也是自己改造的,原来的床睡着不舒服,又特别难看
拿一本老子,装装样子。感觉不错~~
如琴湖旁的别墅,使用的都是横向的线条,对形的表达都是不确定的,表达一种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感觉,就像男女间的感情,两个人相互喜欢,但都没有说破,这个时候的感觉是最好的,怎么看对方都是完美的,对方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牵动着彼此,有种初恋的感觉,我想画也应该能够表现出这种感觉吧!
好像是2007的冬天上山的,还下着雪。从牯岭广场俯视下去,前面两排房顶和几棵树的排列很美,整个场面也挺壮观的
横路老街全景,两个不相反的角度。瓦片,房子的布局和历史的痕迹,还有老街那种韵律让我有种去表现的冲动,于是我就顶着日烈爬到四层楼顶去画,把所有新的建筑都省略只留下沧桑的瓦片,依稀的老街。很多人喜欢画它的木结构,和石板路,但我个人觉得,想这样古老的街道,不能狭隘的去观察,太表面了,应该深层次的去理解,着重于整个老街在空间和时间上存在的状态,这样更能再现其内在价值。瓦片的结构体现出建筑物的布局,错综复杂的电线体现出乡村生活的习俗等等,从另一种角度和“高度”去表达。。。
06年给油画班的学生做的一张街景油画示范,基本上市用刮刀完成的
油画
画的是我的叔叔,快50岁的人了,还没有结婚,穿着很随便,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看见他整齐的样子,每次问他干嘛不结婚,他就说结婚干嘛!也就靠做点木匠活和小工来维持生活,背景的处理主要是来表明他的身份,衣服和裤子处理的比较满意,夸张了其造型,他也算是代表了社会中的一类人吧!
哥俩~
远足的时候在宋溪看见的一个老人人,穿着像个乞丐,脑袋基本上麻木了,脸上永远一个表情,傻笑,偶尔还能看见他在扫马路,,当天他穿的衣服的颜色特别显眼,这类人也是我关注的一类人,我把他们称为"幸福的人"
给学生示范的油画静物
我姓邓,名勇军,所以我的姓名就是邓勇军,外号:火炬。性别:男,年龄:去年25,明年27,婚姻状况:未婚
自然像本书,需要我们去读
自然像杯茶,需要我们去品
观察事物不能只关注它们表面的形式和外在的偶然,更重要的是到非物质领域去寻找其内在声音、内在碰撞和它们内在生命的张力,去挖掘其内在价值,使一些表面"没有生命"的物件具备内在活动的高度,赋予对象鲜活的内容。寻找物与人、物与物和人与人之间的共鸣。作为一个艺术人,我们这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责任。这个职业要求我们去引导人们,从另一种角度,另一种思维模式去观察和思考这个世界。
在丰良的生活比较清闲,这里天气也比较好,经常带着相机出去寻找一种感觉,思考一些问题。走进那些老房子,一些已经被废弃了。用手轻轻的触摸,经过多少年的风吹雨打,留下多少历史的印迹和伤痕。试着去寻找它几十年前的喧哗,那些欢笑声彷佛还弥散在空气中,而人们早已将他抛弃,变成废墟,变得如此荒凉,只有少有的艺术人才会去凝听它的美。而这些让我陷入一种沉思:一面墙、一扇门、几级石阶、一扇窗、一条石板路、一片长满草的平地、近景、远景、转角、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来形成的投影和强烈对比的阴阳面,这些融入在一起构成一种理想的空间。独立的元素构成不了美,必须把很多元素摄入和协调起来,才能把物态发挥到极致,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读、去思考。外在的界定只有在它最富表达力地表现出形式内在内容的时候,才是绝对恰当的。而大自然在绝大数情况下充当了这个设计师的角色。我现在所处的这个环境给了我一个真正意义上解读大自然的条件和机会.
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沐浴着明媚的阳光,享受着这里的平和时光;踏在老街的石板路上,聆听着它那动人的旋律,细细品味着其间的韵味。走过一个转角,给你带来的会是一个惊喜;推开一扇门,迎接你的会是一个笑脸;透过一扇窗,展现在你面前的会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在艺术的旅途里,放飞一颗自由的心,用画笔挥洒出大自然的状态,加上自己由衷的感受让其升华,让人和人所关注的事物的灵魂达到完美结合.这样的事业值得你用一生去追求.一贫如洗,又如何,精神的富裕,心的自由,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在你从世界消失的那一刻却留下了一个永恒的、真实的你,因为你与万物同在,生前你把灵魂早已交给了天和地,以及天地之间的一切.这个世界早已无你(无我),"无"它是不会消失的。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说的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人生短短数十载,什么才是生命真正的意义之所在,这个问题在当今喧嚣的社会变得扑朔迷离。这就需要我们重返生命的本源,从生命的本源审视其价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自己的信仰,保持一双灵魂的眼睛始终审视自己的内心,我们才可以做到宠辱不惊,把握住自己内心真正的愿望,建立一个强大的内心,内心强大了生命才会有张力。
哈哈!好就不见,不知道王兄身材练得怎么样了?同道中人啊!要不,我们一起高呼“自由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群老百姓,拥挤地坐在那里看什么呢?原来是在观看当地的戏剧表演。强烈的太阳关从天顶挤进来,爬到观众的身上,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给人们的心里送去一丝暖意。站在我这个角度看过去,显得别有一番韵味,我们不难想象在这样的空间里面,会带来多少的遐想,是什么让这么多的人聚精会神的去观看,这就无形中引导我们不由的走进这个空间去探个究竟,戏台背对着大门,采用了空间设计里面“藏景”的手法,不让其一下子暴露在眼前,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当我们踏入大门穿过戏台下面的过道一股阴凉的感觉,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戏台悬在空中,达到了空间的重复使用。戏台下面的阴暗跟观众席上的阳光互补。《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因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周易》:“一阴一阳谓之道”。表达了中国传统思维中“气”的概念。而当走出戏台下面的走廊,视野一下变得开阔,刹那间就能沐浴到冬日的阳光。一阴一阳、一挤一松。这瞬间的变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们可以闭着眼睛静下来,发挥想象力,好好去感受一下这样的空间。
《门》.作为一个艺术人,就不能像平常人那样去审视世界,换个视角,去挖掘事物的内在美,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去引导世人去捕捉美,给人的心底送去光明。这栋苍老的建筑无时无刻不在发出它的内在声音,但有多少人去聆听...在横路老街一扇普普通通的门,当我们从内心去审视它,重塑它内在精神价值,不难发现其隐形结构,从而造就了它位于物质形态之上的内在实质和价值。门外一年四季不断更换的画面,而门内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又要去思考。“门”这个概念到底包含了多少?孕育了多少?
走在石门老街小巷子里,像这样的场景到处都是。脚踏着石板路,走过一个一个得弯道,来到这光明与黑暗的交界处,远处依稀显现出街道的转角,是那么的神秘,让人忍不住走过去,看看转角那边的世界。古老的街道在阴影的笼罩下,让人捉摸不透,更加突出了它的韵律 。这种转角的运用在建筑里面起到了藏景的,同时也把所有的建筑连成一体。
偶然地穿过一条非常狭小的巷子,在这偏僻的小山村里,惊现一赋有哲学内涵的枯水庭院,着实让我大吃一惊。水井、石头、盆景、树、枯木、天井、入口和阳光,让我在这里矗立了许久。
思考不能停止,上厕所的时候,透过土墙上的洞看到看外面的场景。墙壁上的洞如同取景框,把外面的风景切割成一块块小局部,形成不同的画面,每一幅都很美,强烈的光线射进来,形成鲜明对比。也算是生活的一种小情绪
漫步在乡间小道上,眼前展开的是一派大和谐的画面,心灵得到彻底的放松,和大自然一起沐浴着冬日里的阳光,人也不知不觉融入其间,理想的生活,一切烦恼尽随风散去,留下的只有开心、快乐、幸福、充实
课堂示范 水粉
课堂示范 水粉
课堂示范 水粉
水粉风景写生
同上
脚踩青石板,走过这小石桥,踏上一级一级的台阶,光线透过树叶,射在地面上,形成美丽的画面,微风袭来,地上的投影也跟着舞动,瞬时间打破这宁静的空间,幸福的空间,也是空间魅力之所在
冬天一大清晨远足的路旁,湖面和远山在雾的笼罩下宛如仙境,若隐若现。湖面上停泊三艘渔船,给画面更添一份诗意
这老太太,两只眼睛基本上瞎了,枯枝干叶跟老太太形成呼应,对于到这个年龄的老人来说,应该正是享受子女儿孙清福的时候,但她却还要自食其力,跟她做伴的只有一只猫
当我看到这个画面时,给我内心很大的冲击,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拿着一本字帖,在那一笔一划,认认真真的练字,远处放着她老伴的遗像,这场景给我很深的感触,心里有种说出来的滋味,这种滋味让我心情特别沉重
分手
光影、不规则的土砖墙、木门、门里面的门、石板
门、门、门
采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前面的墙作为主体。夸大墙体的比例,缩小了窗和门的比例,远处的房子也缩小了,主体简练,大面积留白,远景画得相对来说多一点,弯曲的路面和由两块长石板搭成的石桥
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人在大自然中更渺小,而人创造的一却就更显得微不足道.庐山很美,建筑物在其中只是起到点缀的作用,谁都知道庐山的别墅很美,但如果放在大的环境下就更美了,这是这次到庐山画的,尽量用最简单的语言,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所处的气氛表现出来,让其更充满人情味
大自然是有生命的,我不能用严格的逻辑思维和常规的表现手法去临摹它,必须进行再创造,取其神弃其表,如果太着相,可能作品就像人一样变成了行尸走肉,失去了支撑的魂,色彩可以不是常规的,线条可以很随意,甚至很乱,也可以抛弃美的法则,只要能把我所要描绘的对象的特征(神和质)和我对参照物强烈的印象完美的融合在画面中,我可以不择手段去完成它.这是庐山的庐林湖,很多地方进行了变动,前面的山是从后面移过来的,太阳和远山也是加去的,色彩完全是主观的,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感受
每次站在这个隧道口都有种强烈地想要去表现它的欲望,尤其在晚上的时候特别吸引人,后来思考了几天终于用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了,重点放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穿梭感,空间上我用的是强烈的透视来解决的,时间上用的的飞一般的线条,从速度上来解决,速度本身就代表了时间.而转角和黑夜却赋予了它神秘感
庐山大冬天的晚上,从隧道里面射出很强烈的光线,加上来来往往的车辆散发出来的灯光,在黑夜的包围在显得格外耀眼,天空挂满了星星,一直有股冲动去表现这样的一种感觉
这种情况下,最怕的就是陷入一种拘泥于表面的形似,因为往往表面的形式会掩盖其内在的气质和状态,所以在这种表现中要做到神似,神似则形不似都难。往小的看,他什么都不是,往大的看他就是他。在古典写实主义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神跟形结合到极致的状态
我把它命名为苦行僧
一张失败的“作品” 怎么看都看不出来像一张画
发了一天的帖,饿了!现在人在浙江义乌星艺公司学习,学校安排的
水彩 庐山小景
九年前在庐山画的 庐山雾景
水彩写生 庐山小景
水彩写生 庐山风景
水彩写生 庐山风景
来义乌的第一天,就找了一家健身房,当天就进入状态了,在健身房比学校的土方法有效多了
还是那张横路的戏台,用水彩表现的
今年五一的时候,随大专班的学生到大洞写生画的马克笔,也想尝试一下马克笔的效果,但又不喜欢像画效果图那样,毕竟是画画,不是画图,所以还是当成画画
这张还是偏向图,离画甚远
大面积的树用马克笔比较难表现,加之又是大面积的绿色
马克笔
冬日 在阳光明媚的时候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 就是一种享受 远离城市的喧嚣 一切烦恼随之消逝 爽
马克笔
风景真美
很专业的样子
小白曰:尔等岂敢冒泡
你别冒泡,小心我用眼神杀死你~~~~~~
临摹沙佩的马克笔表现
临摹杨工的马克笔表现
水彩写生
冬天在庐山画画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这张画是躲在电话亭里面画的。经过一天的思索和思想准备开始画这张画,本来是想表现光影的,后来画着画着就开始变成这样的一个结果,尽力想营造一种情调
我有个不好的习惯,自己不喜欢的景,就不愿意去画,这天也一样,找不到感觉,就背着画板到处走,刚好经过这里,望下一看,就被眼下的如琴湖给震动了,太悲壮了,冰雪覆盖下沧伤的如琴湖深深的把我吸引住了,于是我就带着冲动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完成了这幅作品,也是我在庐山最满意的作品.那种强烈冲动是很少有过的,刚好我抓住了它,把握冲动.
大自然是伟大的,像表达这样的一个场景的画,不能关注与树木、花草、房屋等,这样很容易陷入一种狭隘的思维,一下就被表面的东西迷惑住,山之所以是山不是因为花草树木,石头,假设放一把火,山上面的植物和房子全都烧掉,结果山还是原来那座山,无非是换了一件衣裳,那些事物的存在只是一种偶然,外在的偶然,决定山的性质是内在的必须。山的形成是经过上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历史,对于这样的对象我想表达的是它的沧桑和内在生命的张力。而表面的形变得不是你们重要,只是交待它们生成偶然的一种状态
09年暑假 大教室考白帽时的躁动气氛,在里面根本就找不到自我,挺有感觉的,就拿起笔来记录下那时的状态。画很小10×5CM的样子
欢迎光临 总统家 (http://www.ztb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