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家

标题: 支援灾区,众志成城!报名请进。 [打印本页]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4 23:00
标题: 支援灾区,众志成城!报名请进。

汶川震区农庄别墅设计野战营介绍


2008 年6月12日余工作为《羊城晚报》爱心集结号活动的代表在灾区绵竹建立了“震区新家园义务设

计团”,以《羊城晚报》和总统家网为载体面向灾区召集志愿者。为了确保志愿者能够更好地提高设计技能,

更有效服务灾区,在奉献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设计知识,在灾区热火朝天进行重建的实践大课堂中充分展现

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于是在2008年10月15日创办了首期“汶川震区农庄别墅设计野战营”。随后二期,三

期都顺利展开,为绵竹,什邡,安县等各个灾区重镇输送了近300名志愿者,在各灾区受到广泛好评。

2009年四期汶川震区农庄别墅设计野战营报名已经展开,它与前三期的不同之处有:一,地点将直接

设在512大地震的震中“汶川”;二,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保护羌族建筑,设计救助羌族人民,推动灾区

重建”为目的;三,授课老师:将增加一些在灾区重建一线参与重建设计的建筑师前来授课并参与设计如李

元资院长,谢英俊教授等。

重建设计,欢迎全国各地设计爱心人士积极参与!

注:每期报名信息都在不断更新,请从后往前了解……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4 23:24

汶川震区农庄别墅设计野战营四期

志愿者报名注意事项

一, 培训与实习时间安排:(每期限定200人以内)

第四期 2009年 2 月15日(正月初二十一)——3月15日

(其中3月1日3月15日实习)

第五期 2009年 3月15日——4月15日

(其中4月1日4月15日实习)

第六期 2009年 4 月15日——5月15日

(其中5月1日5月15日实习)

以后每月15日开班

二, 培训课程

1. 设计课堂

汶川灾后重建 羌族文化 羌族建筑特点 羌族建筑设计,

中国别墅设计、世界别墅设计、灾区别墅设计、农庄规划与设计

(新设计、新材料、新技术、新艺术)

2. 手绘课堂

羌族建筑设计手绘快速表现、景观设计手绘快速表现、

民间艺术产品手绘表现,羌民人物快速表现

3.建筑工程课堂

建筑预概算、施工技术、抗震建筑设计、施工图

4.授课方式:名师大课堂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世界建筑》主编王路

江西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国家高级建筑师黎曦

广州时代房地产集团总建筑师邵菱

广州汉森国际房地产集团总建筑师盛宇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亦民

广州民用建筑设计院院长李元资

台湾建筑师谢英俊

汶川规划建设环保局局长张先武

庐山艺术特训营名师

三. 其它相关事项:

1.培训地点:汶川县绵池镇羌锋村 义务设计师团基地

2.实习地点:汶川、北川,什邡,安县等1000

个自然村重灾重建工地

3.报名条件:建筑学、工民建(结构)专业的大学实习

生和庐山手绘设计特训营的历届毕业生。

4.食宿:培训期间可提供帐篷住宿条件,生活费自 理;

5.费用:免收培训费;书杂费等费用自理

6. 报名方式 :

请将个人简历发送到报名邮箱:

fengyuzuyiwusheji@163.com.

报名咨询电话: 0792 --2867739


支持单位:

羊城晚报

总统家·十方建筑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壹方建筑

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

江西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湖南中规建设设计公司

《羊城晚报》爱心集结号

汶川震区农庄别墅设计野战营

2008年1月4日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5 01:20

保护羌族建筑 我们共同努力

羌族文化源远流长,对华夏民族的生息繁衍影响深远,伴随

着羌文化历史的发展,随之产生了羌建筑,历史学家说,建筑是

一个城市的语言,对于羌族这样一个有五千年的历史却没有自己

语言的种族来说,羌族建筑应该就是她的语言。

在四川阿坝羌族自治州的群山之间,静静站立鳞次栉比的土楼,

沉稳凝重,和大山浑然一体,如同是大山长出来的!然而512地

震摧毁了羌族人民的家园,汶川,北川,青川,理县,茂县,

小金县…....灾难无情毁灭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建筑,数以万计的羌

民被掩埋在倒塌的建筑之下。如今,从古老的习俗中走来的羌族村

寨一片狼籍,依山而长的羌楼群已是满目废壁残塬,耸入云霄的碉

楼,曾是羌民朝圣羌神记载丰收和喜悦的地方,也无一幸免地被震

垮。汶川“西羌第一村”世界文化遗产“萝卜寨”和“桃坪关”,

“通山寨””布瓦寨”……无一幸免都遭到重创。

这些羌族建筑的毁坏也是世界建筑文化的重大损失,在风雨的蚕

食下,羌族的建筑正在日渐消亡…….走进羌族的建筑师,设计师

都对此感到无比的可惜和痛心,并刻不容缓地呼吁社会的关注和抢

救。在《羊城晚报》的组织下建起“爱心集结号“羌族建筑设计救

助站 ,在各重灾乡镇建立服务站点由设计师志愿者为灾民设计羌楼,

提供安全抗震技术咨询。同时,在汶川“西羌第一村”羌锋村建立了”

汶川震区羌族建筑设计野战营“,召集全国各地的建筑专业毕业生志

愿者在汶川进行统一的培训,与国内知名建筑师一起走访各羌族山寨,

为羌族人民设计房子,以建筑师志愿者接力服务的方式,驻扎四川

地震灾区一线义务设计3-5年。

四川灾区很需要设计人才,尤其是愿从事民用建筑的建筑设计、结

构设计、预算报价等人员。灾区办公生活条件艰苦,工作量大,工

地跟进服务细,甚至要象欧美建筑师一样直接参与到施工中去研究

施工工艺方法等。不过大家都很努力很进步很有用因而很充实!为的只

有一个信念:以我们的所学所能支援灾区同胞!

这是一个能真正体验和参与设计的实战基地,更是一个能让才学

与爱心共同实现的绝佳实习基地。跟大师们共同创建灾区新家园,

体会创作成果与爱心奉献的成就感……

为扩大设计赈灾的影响力,也为让爱心能无限放大和持续延伸,

同时培训更多实用人才,我们在灾区重建前沿阵地特设了免费培训

与实习基地,特邀清华、同济、华南理工、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

大学教授和庐山艺术特训营名师前往讲学,欢迎有志学子亲历体验

名师大讲堂与毕业设计实践活动,并特别欢迎各高校建筑学、工民

建院系等有组织的以团队形式联系前往培训与灾区实习。

《羊城晚报》爱心集结号

汶川震区农庄别墅设计野战营

2008年1月4日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5 01:46

萝卜寨全景


石碉,冉驶语称邓笼,党项语称忽弄。对付高寒,防御侵扰,以及岷山峰谷取之不尽的石料,使那些穿云云鞋、着青衣的羌民以及他们的先民得天独厚,建造了在华夏大地上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别具一格的居室。查拣《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一类史籍,生活在县境内的冉驰、戈基人这些与今日羌民有过源流关系的先民以及当时的西山十八部落都居住石碉,推算起来,说这些石碉的产生有二千多年不算长。而《华阳国志》则记载了这些住在石碉中的居民夏秋如何入蜀为佣,打水井砌河堰,出售花椒苹果农副产品,冬春返回故里避寒的情形,石碉楼,记录了羌民族勤劳、艰辛、纯朴的历史,也展示了他们独特精湛的建筑艺术,使他们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现存石碉多数是清代修建,用未经打磨的石块砌成,高十文十余丈不等,独立垂直,呈锥形向高空发展延伸,经千百年风雨地震不崩不斜。远处眺望,碉楼栉比,宛如古堡毗连,仿佛向游人诉说它的变迁。

羌家石碉从外观看有八角、六角、五角或四角形。墙体用不规则石块和泥修砌。墙底厚一米左右,顶部呈尖角昔立。内部五至十一层不等,各层用圆木作梁,密铺树干、树技,填土夯实,再铺木板作面。各层有独木梯上下,底层圈牲畜,二楼以上作卧室、贮藏室,顶部供神灵。号层开斗框形射击孔;也作窗户。建筑石碉为羌人生活中大事,择日、祭神、款待匠人都要放火炮、摆酒宴。呜铁铳、跳锅庄、喝咂酒,载歌载舞。


羌族建筑

羌族的美女们

祭奠仪式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5 01:58

羌历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节日一般为三天。关于羌历年的来源。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相传玉皇大帝的幺女木姐珠。因看上人间羌族小伙子斗安珠。执意要下凡同斗安珠结婚。临行前,父母陪奁了树种、粮食、牲畜等。木姐珠来到人间,很快繁衍了人类,所带的树种很快长成了森林,粮种给人间带来了五谷丰登。她怀念父母恩惠,把丰收的硕果、粮食、牲畜摆在原野,向天祝祈。这一天,正好是羌历年十月初一。以后,羌族人民就把这一天作为自己的节日。
羌族最早是以太阳历推算年月。秦朝时期,太阳历改为月亮历(即现在的农历)。因此,现在的羌历年均以农历推算,即每年的十月初一。

现在的羌历年已成为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又称为“祭山会”(又称转山会)和“羌年节”,分别于春秋两季举行。春季祈祷风调雨顺,秋后则答谢天神赐予的五谷丰登,实际上是一种春祷秋酬的农事活动,却始终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更折射出远古神秘文化的光辉。举行祭山会的时间各地并不统一,有正月、四月、五月之分,亦有每年举行1次或2—3次不等,祭山程序极为复杂,所献牺牲因各地传说不同,图腾不同而有差异,大致可分“神羊祭山”、“神牛祭山”和“吊狗祭山”三种。大典多在神树林一块空坝上举行。一些地方祭山后还要祭路三天,禁止上山砍柴、割草、挖苗、狩措等。

  羌年节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十月初十。按民间习俗,过羌年时还愿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盘业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莎朗,直到尽欢而散。整个活动仪式由羌族释比(又称“许”)主持,咂酒则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坛。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可互道祝贺,相互迎请。


羌寨中的碉房是羌族的石砌民居,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庄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底层圈养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储藏粮食,屋顶为平台,既可以用来摊晒粮食,又可以作为老人歇息、妇女针织、孩子游戏的场所。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35米,有涧槽引水,不漏雨雪,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碉房形式多样,层次不一,结构严密,棱角整齐,不仅坚固、耐久、实用,而且冬暖夏凉,充分体现了羌族人独特精湛的建筑艺术。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5 05:22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5 05:27

在我们的摄影师的镜头下,汶川的狗尾巴草也很漂亮,其实本来也就很漂亮

一束光从远方射过来,撒在岷江上,佛重生了

村民的房子也很棒,黄土做的,具有很高的粘力

正在维修的羌碉,一幅美丽的水彩画。


今年是牛年,在这牛年的第一天就碰到这么多牛,大家都很开心啊






萝卜寨的羌族建筑--羌酒吧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5 06:03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5 06:17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5 06:17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5 06:18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5 08:18
《羊城晚报》6月20日报道:以“呵护与成长”的名义

以“呵护与成长”的名义

—致“爱心集结号”响应者的行动倡议
6月6日,广东设计师在“爱心集结号”的感召下,“为了灾区,为了四川,为了亲爱的祖国”决心以最可行的途径和方式,扶助生者,开始明天的生活。12天以来,无数的响应者正以捐款、设计、著文、座谈及联络宣传等令人感动的方式,共同实践并托举着共同的承诺。
我们由衷地感谢社会各界对广东设计界筹款活动的实质性支援;我们极其珍视越来越多的关于设计赈灾的有价值建议;我们认真推进已开始的院校和团体救灾设计;我们更深切地关注起灾区前线,在当地教育局的协同下,已先期进入灾区小学之设计状态,工作在帐篷内的广东设计师 —爱心集结号”同行们。
灾区建设已经开始,但“重建”并非单纯的“再建”,它理应包含对“见物不见人”设计观的多元反省;理应包含跨越专业界限的周到计划;理应包含非“标准”的新的需求以及贴切而精准的多层次定位。
重建工作已经开始,然而重建并非单指“震不垮”的结构和比“震前更美”的房子。灾难后的人们渴望早日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而非永远被定位为“灾民”。同样,灾区的孩子希望尽早走进能慰藉身心的温暖园地,而非处处充满“防灾警示”的恐怖天地.......。为了灾区小学卓有成效的重建,继“爱心集结号”的感召,广东设计界又因“爱心集结号”而聚集并开始下一步骤。这次步骤的具体形式为:设计!这次设计的具体目标为“汶川的小学”;为了实施这一(设计)步骤,在多家设计院所、团体和多方设计专家的合力下,我们认真编制了对应此次活动的<<设计任务书>>,该“任务书”明确了此次设计的主题—“呵护与成长”。
这一“设计任务书”并非意味着必须“盖一座楼”或“做一个规划”—我们希望每一参与着以防灾救灾为背景,以您的思考和具体的“解决问题”之设计,以“片段、局部、模块、产品、器具”等方式,诠释和建议你认为的“呵护与成长”之道,而非经典、标准或完整的所谓建筑方案大全;
这一“设计任务书”列出了包括规划、建筑、结构、室内、景观、视觉等在内的诸多设计类别,然而这既不等于必须做这一揽子大全的“系统工程”更不等于必须是“学哪行干哪行”(如规划师做规划,建筑师做建筑等)—我们希望每一参与者,以自己的认识和方法,去对应你深有感触的某一方面,无论你是否“毕业与哪一专业”;
这一“设计任务书”没有提供具体的基地资料和具体的项目,因为本次活动的主题着重于广义的,以防灾救灾为背景的,对应小学生群体的“呵护与成长”。它既包含直接意义的抗震防灾功能设计,亦包含灾后心理援助层面和“正常小学生活”等的对应措施—我们希望每一参与者,尽可能在设计中关注可转换为“标准化、通用化、模数化、互换化”的因素,以便于生成有普遍意义的“呵护与成长”
这一“设计任务书”没有“常规”的项目和条件设定,正是为了提起参与者对“设计常规”的思考—我们希望每一参与者基于防灾避灾和致力于“呵护与成长”,能形成自身对小学生学习和生存环境的贴切,恰当设定,以形成设计的逻辑;
这一“设计任务书”同参与者的现成专业经验难以简单对接,而本次设计活动的开展时间(7月18日止)也极有限。这些都需要每一参与者扬弃既有的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
这次设计活动的成果,其一部分将直接应用于下一步的具体“小学设计实物”,以支持今后重建设计“普遍中有特殊”,“所指中有专指”;
这次设计活动的成果,其一部分将以“巡展”的形式,同参与灾区重建的相关各省设计院所见面,以唤起广大同胞对广义环境与需求的思考;
这次设计活动的成果,将集结成书,既形成设计界有主题的跨界专业成果,亦作为设计界团结一致赈灾救灾的纪念文献;
我们希望这次设计活动的过程及成果,将进一步扩大广东设计界爱心集结号筹款赈灾的果实,以便更快更有力地实现广东设计界为灾区“
建设小学”而奉献的爱心!
我们深知:爱不仅是瞬间的奉献,更是长时的坚持,更需毅力来成就。为此,我们继续呼吁广东设计界的同胞。为此次设计活动。
为了灾区,
为了四川,
为了我们亲爱的祖国,
并以“呵护和成长”的名义!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5 08:20

“爱心集结号”专家团介绍: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5 08:22

《 羊城晚报》爱心集结号专家团介绍:




黑马广告有限公司总设计师黑马大叔



土人景观总设计师庞伟




广州集美组总设计师林学明




结构设计大师郑建东




《羊城晚报》副总经理陈心宇 汉森国际设计公司总设计师盛宇宏



时代集团总建筑师邵菱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5 08:24
爱心集结在一起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5 08:25
设计人在灾区,希望能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5 08:26

今天11月26日,羊城晚报“爱心集结号”汇聚设计界精英前来震区……

一行有 羊城晚报副总编辑 陈心宇;广州黑马广告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黑马.张小平;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兼首席设计师 庞伟;汉森国际设计顾问伯盛设计执行董事总裁 盛宇宏;广州时代地产集团总建筑师 邵菱……等

羊城晚报“爱心集结号”聚 汉旺


从右到左余工/集美林总林学明/秦总/土人庞伟/迫庆一郎/羊晚副总编陈心宇/建筑师盛总/张丹丹/黑马大叔/日本设计师板井凉子。等……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5 08:28

汶川义务设计工作室介绍

成立时间: 2008年 12月12日

地 点: 汶川县规划建设环保局

志愿者团队介紹:



余静赣(中国第一赈灾义工)



齐大信(震区新家园义务设计团总经理)



何包亮(江西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规划设计师




袁金堂(汶川农庄别墅设计野战营营长)



张艳丽(湖北美术学院环艺专业毕业生)



罗超(武汉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生)



王硕(武汉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生)



朱林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



王国浩(宜春学院环艺专业毕业生)



邱瑞(云南师范大学环艺专业毕业生)




李海飞(贵州师范大学环艺专业毕业生)




王涛(震区新家园义务设计团办公室主任)










作者: 破山和尚    时间: 2009-1-5 19:01

羌族服饰美、人美、山水更美!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5 19:08

快过年了,灾后重建的施工方面暂时停下来。这段时间我们抓紧时间做方案

最近有一个羌风村的整个村子的规划,单体设计还有明年的施工都需要我们

帮忙做。我们野战营也建在世界著名的西羌第一村,更好的全过程的参与到该村的恢复重建工作。现急需大量的规划,建筑景观园林专业志愿者参与。

这里有山有水是个非常漂亮的地方,明年这边山上的水果遍野,都是天然的哦,不打农药的

培训毕业的时候我们还打算准备烤全羊,

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格会给你新的设计灵感。

羌族没有文字流传下来的只有建筑符号。

而且更为神奇的是同是羌族语言每个村子都是不一样的不相同的。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安民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抓紧搞好农房的恢复重建,加快建设美好新家园。但在求快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汲取国内外灾后重建的历史教训,注重灾后重建特别是农房重建的科学设计、合理规划,要尊重当地文化,体现建筑风格特色。


一是单体民居的规划设计,要突出地域和民族风格,避免千篇一律的“方块楼”;二是村落的规划设计,要依山就势、因地制宜,体现山水和田园特色,配套建设公共设施,避免拥道而建的“夹皮沟”。


纵观从国内外灾后重建,对地方可持续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城镇空间布局、建筑风貌。丽江灾后重建的经验就说明:只要充分尊重当地建筑的历史风格和原有的城镇文脉格局,灾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而“两个避免”就是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文化,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避免千篇一律的“方块楼”,就是要避免建筑风格一律化,尽量让重建的城镇建筑风格多样化,体现地方特色,做好特色文章。四川是旅游大省,而这次需要灾后重建的地方,大多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汶川、北川、青川,不仅自身山清水秀、风光秀美,并且在地理上与九寨沟联系紧密。如果灾后重建盲目追求一律化的农房设计,无疑会毁坏旅游业发展的资源。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如果灾后重建规划不够科学,使得羌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遭到破坏,那对当地民族文化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来说都将是一场灾难。因此,趁这次灾后重建的机会,设计、建设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县城和乡镇场镇,建设出符合山水田园特色的农家院落,对于今后发展地方旅游业来说十分重要。在灾后重建的规划和设计中,将川北、川西民居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出来,精心设计,避免“千房一面”,建设成具有显著特色和鲜明个性的城镇,必然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避免拥道而建的“夹皮沟”,就是要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重建规划要依据城镇和村庄原来的历史文脉,依山就势、分散安置、小型组团、就地重建。正如美国生态建筑学的创始人赖特教授所说:要让建筑和城镇从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那样与自然相融合,要强调城镇、村庄与河流、森林、山脉的和谐相处。同时还要注重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在道路、通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上,着眼于城乡一盘棋,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长远规划,避免“今天埋,明天挖”的现象出现。



灾后重建任重道远。没有统一规划和设计不行,但过分强调按照统一标准和规格,忽视地方文化传统和自然、文化特色也不行。这就要求我们在灾后村镇和农房规划建设中要立足长远、讲究科学,在建筑设计时力求多样性,力避“千房一面”。








作者: 破山和尚    时间: 2009-1-5 19:18
美丽古老的羌雕在寒风中挺立了上千年,见证了人间无数的美好、罪恶、欺骗、如今他终于累了,随着万千生灵一起湮灭在5.12那场人间的悲剧中。此时的修复还有何意义?我们知道了他的辉煌,为什么还要掩藏他的伤痕呢?倒不如让他更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5 19:24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5 19:27
以下是引用破山和尚在2009-1-5 19:18:00的发言:
美丽古老的羌雕在寒风中挺立了上千年,见证了人间无数的美好、罪恶、欺骗、如今他终于累了,随着万千生灵一起湮灭在5.12那场人间的悲剧中。此时的修复还有何意义?我们知道了他的辉煌,为什么还要掩藏他的伤痕呢?倒不如让他更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或许修复可以上让我们懂得他的根源!明白我们的历史!呵呵


作者: 破山和尚    时间: 2009-1-5 19:30

乌云再怎么密布,也挡不住阳光的穿透


作者: 破山和尚    时间: 2009-1-5 19:34




要说没缘还真他妈不相信。瞧!多像一对父子呀








作者: 破山和尚    时间: 2009-1-5 19:37





大智若愚





作者: 破山和尚    时间: 2009-1-5 19:43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5 19:45

阳光下的安详。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5 19:45

磨笔羌族建筑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5 19:46

建筑构思分析图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5 19:46

羌家妹子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5 19:47

索道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5 19:47

在羌族妹子家吃中午饭--烤野兔肉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5 22:39

野战营选址周围的环境








作者: 残井    时间: 2009-1-5 23:50
哈,很棒的贴!没见十方小屋草图?
作者: 1secret    时间: 2009-1-6 00:26
羌族建筑 真有味道~
作者: 1secret    时间: 2009-1-6 00:36

想去~!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6 00:53
汶川县绵池工作室设计图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6 11:16

农庄别墅设计野战营第四期二月十五日于汶川开营..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保护羌族文化,我们共同努力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6 21:19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6 21:30

我们的第一个救助站建在绵池镇中心小学对面的街道上。

灾区的土地很贵,找了很久,才问到做根雕的余叔叔家,大

叔听说我们是来灾区义务帮助老百姓建房的大学生,毫不犹

豫就答应下来了。有了土地我们高兴极了,但困难还很多

很多,今天清理地基时把3000多块砖头从地基上移开了,

但还有两大堆小山一样的沙子需要我们清理干净,估计七

人全天运沙至少两天才能把沙子运完。任重道远呀!我们

会用一颗平常心努力干的!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6 21:53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6 21:54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6 22:09

断裂的山腰上的劳动人,很危险,我们看了很久,不知道这个人在挖什么



汶川威州中学

汶川县城街道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6 22:12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6 22:15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6 22:16

汶川难得一见的汉族建筑,古朴的门廊,给人舒心的感觉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6 22:21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6 22:22

汉族建筑的木质结构,错综复杂,值得大家好好研究.....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6 22:24

直冲蓝天,美好未来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6 22:25
这些房子都建得很和谐,与自然融为一体,灾区可以找到立着的楼房 ,但更多的是残缺的墙壁……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6 22:28

为了汶川的明天,我们要努力


古朴的街道,飘逸这古老的传说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6 22:29

历史的沧桑.........

耐人寻味 ..............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6 22:31

仰望现在,憧憬未来....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6 22:31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6 22:34

看看........

想想........

谈谈........

做做........





作者: hide1    时间: 2009-1-7 00:09

好!很好!明年一定来 支持!!!!!


作者: 大哥哥    时间: 2009-1-7 00:12
未来不是梦!!!!!!这里将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作者: 天下第一    时间: 2009-1-7 00:23

让我们一起为这个努力吧!!!一定参加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7 09:56

报名的学员请注意:

统一先制定报名表,

填好直接发到邮箱里面

报名表: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7 10:05

大家请按照我们统一的报名表制作,填写....

谢谢合作..............

野战营



作者: 路磊    时间: 2009-1-7 14:43
怎么下不了啊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7 16:09
以下是引用路磊在2009-1-7 14:43:00的发言:
怎么下不了啊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7 16:11
以下是引用义务设计团野战营在2009-1-7 9:56:00的发言:

报名的学员请注意:

统一先制定报名表,

填好直接发到邮箱里面

报名表: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7 16:20

永远的支持,永远的祝福

大家的支持,汶川的成功!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7 20:43



齐大信经理,李向阳主任慰问绵池镇的百姓。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7 20:48

李主任和他的女儿在西羌第一村



齐经理和灾民聊天



作者: 死井    时间: 2009-1-7 20:49

市长,樊总,蓥华镇镇长在蓥华工作室慰问我们学员的生活情况,并发送慰问物质。





然后又到洛水工作室询问我们学员的生活情况。


随后又到了灵洁工作室慰问我们的学员。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7 20:50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7 20:53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7 20:56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7 20:57


羌族的老人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7 20:59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7 21:01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7 21:01


作者: 白骨精    时间: 2009-1-8 19:39

姓名 柏清波 男 23 巢湖学院艺术系

第三期 我就报名过 但是没结果

我差点 都打电话 骚扰余工了

本人很想去四川 为灾区做点什么

专业上 我可能薄弱 但是在组织和协调能力上 我是有信心的

我的号码 13865900866 QQ13833801


作者: 白骨精    时间: 2009-1-8 20:03
斑主 您好 邮件 我发了
作者: 笔迹    时间: 2009-1-8 20:22
小弟我也来顶一下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8 21:02

2009年1月8日,汶川羌族建筑设计救助站威州站开建了!

地 点:汶川县 威州镇 规划建设局大院附近的213国道边

奠基人员:汶川县县委统建部郭常委

丰良国际艺术学院李向阳主任,震区新家园义务设计团总经理齐大信,

工程经理温浙才,潘隆松,熊工,叶存善,汶川设计工作室工作人员

王涛,丁选,张艳丽,王国浩,袁金堂。






与郭常委的合影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8 21:04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8 21:12

李向阳主任为工作室奠基



齐大信经理一马当先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8 21:15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8 21:17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8 21:18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8 21:20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8 21:23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8 21:25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8 21:37


作者: 残井    时间: 2009-1-9 01:42
以下是引用汶川设计工作室在2009-1-8 21:18:00的发言:

大家辛苦。可我还没见到十方小屋方案。。。。。5555555


作者: 龙宝林    时间: 2009-1-9 02:10

放飞梦想一起飞,我们一定会成功。


作者: 前忘    时间: 2009-1-9 09:19
大家辛苦了!支持!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9 15:04
以下是引用白骨精在2009-1-8 19:39:00的发言:

姓名 柏清波 男 23 巢湖学院艺术系

第三期 我就报名过 但是没结果

我差点 都打电话 骚扰余工了

本人很想去四川 为灾区做点什么

专业上 我可能薄弱 但是在组织和协调能力上 我是有信心的

我的号码 13865900866 QQ13833801

我已经收到!,请及时关注更新信息,有事情联系qq348717478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9 23:06

雁门乡义务设计工作室修建中


挖地基

王涛、丁选在与工人交流

丁选、王国浩在与工人解读方案





叶工、袁金堂、陈功协助挖地基,王国浩在检查尺寸,啥事都得自己体验下吗




地基挖完了,歇会


腊月的天很冷,汶川的风很大,站立在寒风中。。。。。。。。。


毛石垫层做好了,歇息啦。。。。。。。。。。


工作之后我们来到旁边考察,你们猜猜这个建筑是什么?猪圈,这是我见过的最有造型的猪圈


这是猪圈的内部空间,很不错啊,呵呵,咱们建房子可以参考的哦


山体上一个大洞,地震留下的烙印


一个很大的板房区,明年九月这里将坐立着投资2个多亿元的汶川中学


睡美人,这块石头将放在我们的设计室里


工作之余,搞笑一下


作者: 汶川设计工作室    时间: 2009-1-10 01:30
汶川 义务设计团雁门乡工作室
设计方案解读:本工作室建于汶川县雁门乡,213国道旁,即将修建的汶川中学附近,距该乡主要居住区较近,环境优美,周围植物茂盛,沿坡还有较多苹果树。
该建筑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5.93㎡,建筑高3米。
建筑主体融入当地建筑特色,以十方建筑为设计主导,并根据当地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进行设计的,建筑地平面距地面0.5米,成碉楼形式,距公路高度为1米,采用折桥连接,入口出为左侧面为广告墙,正面为建筑装饰主体十方墙(酒瓶砌筑,采光、装饰用)和休闲平台,右侧为广告墙,背面开窗作观景采光用。
建筑主体从上空中看为十方标志,不久的将来全国的各个城市都有了十方建筑,在航拍地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到,用十方做为区域标志都没问题了,呵呵
用酒瓶砌筑的十方墙,不仅美观,显著,而其透光和遮光都较适中,也可以成为十方建筑工作室的特色立面标志
申明:本图以方案解读为主,时间仓促,不作施工图使用
方案设计:丁选 王国浩

汶川县工作室设计效果图

尺寸

该工作室地点建于213国道路旁,西北方向50米为较大面积的板房区,即将修建2个多亿的的汶川中学,西北方向300米左右为岷江,东北方向为雁门乡及其他村落,工作室周围为菜地,沿坡地种有苹果树,环境较好


十方墙用酒瓶做成十方建筑标志的形式,房屋四角采用具有当地建筑特色白石神作装饰


该图为基础大样图








作者: 小唄拉斯    时间: 2009-1-10 12:54

今天我也提交资料了。。交了三次总算好了。。。

楼主好到了在这里回一下。。谢谢了


作者: 小唄拉斯    时间: 2009-1-10 20:15

我建议一下,大家报了名的在这里把自己的姓名与联系方式写出来,到时去的就一起去。。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10 20:58

送别丁工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10 21:04

丁工做的方案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10 21:10

买砖归来红霞飞

卸下砖头把家归


看八戒在减肥



作者: 义务设计团野战营    时间: 2009-1-10 21:14

工地进行曲











欢迎光临 总统家 (http://www.ztbs.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