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家
标题: 第七届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国际研讨会 — 嘉宾学术探讨 [打印本页]
作者: president 时间: 2018-11-2 11:08
标题: 第七届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国际研讨会 — 嘉宾学术探讨
余工
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发起人余工倡导 “ 家家有艺术,户户有阳光,人人有菜种 ”的理念。他从没放弃过,用一颗博爱之心去包容一切,为的就是让艺术进入千家万户,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老百姓拥有幸福的居住空间。艺术,它该是不断创新、不断以新的理念以及表现形式传播于世界。而水彩陶,便是现时代较为新颖的表现形式,风格多种,可包容各类画风,国画、素描、油画、水彩、彩铅、丙烯、钢笔画等风格,均可实用于水彩陶上创作,它更是上天赋予人类的艺术金子,进入百姓家可流传百年。
作者: president 时间: 2018-11-2 11:09
■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
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宗旨:让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努力让百姓家家有艺术。为了这美丽的蓝图,在第七届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研讨会中,各位嘉宾也都积极分享了他们对本次水彩陶体验后的感想与建议,组委会表示非常的感谢,并针对大家所希望改进的地方做的建议,进行采纳。
■ 感谢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嘉宾 ■
作者: president 时间: 2018-11-2 11:12
冯信群老师
参加第七届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筹备会,顺便体验水彩陶表现与烧制,有点感觉了,希望第七届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能开辟新的绘画表现形式,扩大影响力、越来越专业性、国际性、期待2019年第七届庐山国际水彩盛典的到来。
作者: president 时间: 2018-11-2 11:15
李克老师
“ 水的韵色,彩的缤纷,陶的热火,融合成时代的华美乐章。祝第七届庐山水彩艺术节举办圆满成功。”
龚玉老师
“水彩陶看似简单其实还是要认真研究材料、性能、预设成品效果、和技术人员通力合作才能在高效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出作品;进一步拓展它的附加值和衍生产品开发。”
作者: president 时间: 2018-11-2 11:17
傅凯老师
“水彩陶让“水火不融”这句话有了局限,而相融后的色彩通常出人意料。使彩和陶“相互兼容”所产生效果总能让人喜出望外。水彩陶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其结果所产生的那种“虽由人做实则天成”的无限可能。这足以吸引艺术家进行创作。水彩陶大有可为!”
侯庆老师
“ 第一次接触这种新材料,对绘画与窑变的效果还是缺乏经验。想来应该先多做一些小幅的实验,再画大幅,这样可能既经济,也会更好的出好的作品。
关于水彩节,希望下一届在规模上要有所控制,做到有条理,精品化为宜。”
作者: president 时间: 2018-11-2 11:18
唐亮老师
“希望第七届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能展现一个全新的面貌,带领大家走上国际舞台,更加专业、更加国际化。”
作者: president 时间: 2018-11-2 11:20
高维明老师
“通过体验水彩陶创作过程之后,感悟到水彩陶之美,不单是笔下之美,更要兼窑炉之神奇。水彩陶不仅是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现代艺术升华的阶梯。水彩陶绘画极其富有变化多端的高温釉变,它的效果能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它的艺术价值更高,当然是指上乘作品。
第七届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活动需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更好地将纸上水彩创作与水彩陶创作完美的结合。”
张劲松老师
“ 关于水彩节,建议邀请全世界顶级的艺术家来参加,除了风景写生,多一些不同题材的共同绘制和交流研讨。
关于水彩淘,体验下来的感觉是,对色料窑变等陶瓷工艺的了解程度直接会影响艺术家的发挥,建议先有三天全面了解烧制前后的差别后再创作。
关于水彩淘的推广和应用,建议从市场调研中了解需求,让艺术家根据需求结合特长来创作。”
作者: president 时间: 2018-11-2 11:22
田亚洲老师
“ 1.扩展参与面,把所有爱好陶艺的艺术家都纳入进来!2.编辑水彩陶的相关技法书,让参与者系统掌握水彩陶的创作方法!3.利用水彩陶这个平台,打造艺术品的交易平台以满足活动的持续开展!4.建立水彩陶的学术平台,申请国家级专业学会,申请学术刊物,发表作品和论文,着实推动水彩陶的发扬光大!”
王钟老师
“ 第一次有幸受邀参加本届庐山水彩节艺术研讨会,短暂而紧凑的三天时间,使我有幸结识了尊敬的余工和冯主席等各位学者、专家,通过听取相关专家精彩的发言和参加水彩陶的艺术创作,的确感觉不虚此行,作为一个长年从事油画创作的油画家,平时少有接触水彩陶的艺术实践,也对其现状和发展了解不多,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想就自己创作水彩陶的体会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首先,我非常赞同余公对本届艺术节的倡义和远景展望,也期待自己能和各位同仁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虽说我只是初次接触水彩陶,但我似乎感到,我和水彩陶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默契,虽然短短的两天,的确不足以让我表达对其艺术语言及形式,作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与甄别,但从一个油画家的角度,我还是强烈感受到了水彩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和独具特点的表现魅力,水彩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说其他所有画种的特点它都可接纳和适放,而火炉里窑变的未知生成,有时更能将作品提升到一种全新的视角审美空间,而从总体来看,我个人觉得水彩陶真正发展前景,重点不在常规的装饰表现,而在于高品位、高起点的画陶结合,它应是新视觉、新材料,新语言、新当代的多元生态文化的集中呈现与表达!最后,愿庐山水彩陶越来越好,也愿水彩陶从庐山走向世界,走进千家万户的小康之家!”
——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王钟
作者: president 时间: 2018-11-2 11:23
杨斌老师
“ 本次活动请了非常多的嘉宾,画了很好瓷板,尝试后失败的很多,有用的还是比较少,水彩陶是需要有一定的国际性标准,一定的水平要求。不然会非常浪费材料及费用。”
杨俊甫老师
“ 当水彩遇到陶釉,似一双孪生姐妹,随性而为。
一个为水而生,因水和彩碰撞产生自然、流畅的缤纷色彩。一个在火中锤炼,高温烧制产生釉色之变,出现意想不到的魔幻色彩。
常说水火不相容,正因为水和火的任性而走到一起,水彩与陶釉的结合,更能激发艺术家创作灵感。在心灵感应的碰撞和釉变中,产生千年不变的极致的艺术作品。
水彩陶艺术大有可为,愿更多的艺术家喜欢水彩陶,为之而着魔。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让水彩陶艺术走入千家万户。”
作者: president 时间: 2018-11-2 11:24
杜宁老师
“上次會上我建議把水彩節拉到貴州進行,因為八月贵州氣候涼爽,古民居山水頗丰,乃是最佳寫生地。昨天我特地去了青岩古鎮考察,該鎭完全可以保障六千師生食宿。請秉余工再酌,也可組織几位專家前住古鎮考察。”
杨六南老师
“ 耒自马耒西亚杨六南水彩画家,也是亚洲美協理事,森洲艺术協会会長,首先我要感谢余工创办庐山水彩艺术节的邀请,能让我有机会参于第六屆的庐山水彩节的艺术盛会,在此刻也让我感受到学生对艺术的热爱,那一刻我受邀在庐山写生面对与上千学生一起画,一起交流,我深受感动了,艺术確是开始深入民间,另一项難忘的体验也就是余工打造的水彩陶,也希望有一天家家户户都能拥有一幅水彩艺术陶瓷在家中,打造一个有艺术气息的家,余工的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期待这第七屆庐山水彩节的到耒,希望能再次有机会能与学生们多分享些水彩画的心得与交流!必竟艺术無国界,通过交流与分享才能让艺术激发出更美好的火花耒!”
作者: president 时间: 2018-11-2 11:44
金日龙老师
“ 大自然中的光影、花草、山川、日月都具有生命,我希望通过画笔,把它们从压抑的静态中希望拯救出来,给他们以激情、活力、自由。而且,我相信艺术家可以通过构思的繁简、运笔的轻重以及线的融合、点的凝成,表现出自然和人性的整个真理。在自然中探索本真的意境,和在生活中追寻本我的境界是浑然一体的·1,通过艺术,可以实现这种天人合一。”
陈洪老师
“在陶瓷中引入水彩是一新的探索也是一种新的创举,余工在这上的投入令人震撼,我也深深的被他感动。这也是我很想为水彩节和水彩陶做点什么的理由。
水彩陶这种形式是将艺术走进生活的一种媒介。之前我也有过两次参与,感觉到要做好是不容易的。这一定要画家、陶瓷工艺专家、环艺设计师紧密联手相互协调,找到适合在水彩陶上的艺术形式表现语言,陶瓷工艺专家提供相应的材料和烧制工艺。艺术风格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用户接受品味,环艺设计师也可以给画家提出水彩陶融入设计的构想。
水彩陶在审美定位上一定要把陶釉的材料美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失去了材料美感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作者: president 时间: 2018-11-2 11:45
梁钢老师
“我觉得那个丽晶板是创新,用水彩陶命名很有创意,而且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传统瓷板画已运行几千年,憾动它得不偿失。”
杨明清老师
“这次有幸参加了“第七届庐山国际水彩节筹备会”,也体验了水彩陶的魅力,在余工的带领下,整个团队具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性,立志于把艺术搬进千家万户,开发了水彩陶新工艺,也给室内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
至于,水彩陶这一命名是否贴切,有待于商榷,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这个工艺是可以画出水彩、油画、版画、素描、水墨和漆画等效果,因此,水彩陶这一命名的推广,容易限制人们的认识与想象;另外,个人觉得,在陶上一定要有窑变才有特色,如果,仅仅是一幅像水彩或者水墨的画,无法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就失去了窑变得特色,所以,画家掌握窑变的技术,至关重要。
最后,我们要警惕的是艺术品相问题,因为,水彩陶在工艺上与彩陶、瓷板等有共通之处,所以,如果不在艺术品位上把关,而做成了流行的行画,那将失去优势,因此,邀请专业画家来打造艺术品是重要的保障。”
作者: president 时间: 2018-11-2 11:46
王祖栋老师
“一、利用窑变,增强水彩陶的绘画表现性,开拓水彩陶的深层文化内涵,而不是仅仅满足工艺设计的要求,这样才能吸引高水平艺术家的积极参与。
二、将水彩陶变成视觉名片;邀请艺术理论家一同打造。
三、平台的汇点是人脉,除专业画家介入创作外,可以吸纳更多的学生和艺术爱好者加入到水彩陶的绘制创作中来。只有画过了人才更能理解欣赏水彩陶,更便于推广水彩陶。”
张相森老师
“ 感谢余工给大家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在新的材料上大胆创作,水彩陶既有水彩的灵动之美,又有高温窑变后神秘莫测的肌理美感,的确让人着迷。这是水彩陶的魅力之处,是它的优点但也是它的缺点,正是由于高温窑变的不确定性,让它难以掌控,因此成品率还不是太高。希望艺术家,平面装饰设计家,软装师,烧陶专家和工匠能一起组织团队,分工合作,有针对性的针对市场进行研发,才能真正实现让艺术走进千家万户的理想。”
作者: president 时间: 2018-11-2 12:03
■ 嘉宾到场自画像欣赏 ■
作者: president 时间: 2018-11-2 12:04
作者: president 时间: 2018-11-2 12:04
作者: president 时间: 2018-11-2 12:05
再次感谢嘉宾们对第七届庐山国际水彩节以及水彩陶事业发展所给的建议!期待你们再次参加水彩陶活动。也欢迎中西方艺术家们前来创作!
欢迎光临 总统家 (http://www.ztb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